原標題:
本報記者李海濤
11月下旬,松嫩平原北部,積雪像一張巨大的棉被覆蓋著沉睡的黑土地。剛剛從荷蘭考察馬鈴薯産業回來的黑龍江省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李鳳玉腳步匆匆,他沒法像普通農民那樣去“貓冬”:“現在合作社的土地有5.6萬多畝了,得忙著準備開春的農資,還要規劃來年種什麼,怎麼種。”
廣袤肥沃的黑土,讓這裡的人們有條件大做種養“文章”。仁發合作社的場庫裏,威風凜凜地矗立著已經清洗完畢、等待來年再戰的各類農機具,其中一天就能“消化”2000畝地的約翰迪爾、凱斯等大馬力拖拉機十分搶眼。李鳳玉説:“現在合作社有2000多戶社員,這兩年合作社年盈利都達5000多萬元,平均每戶分紅兩萬多元。”
在合作社以西8里地遠的碾北公路邊上,兩台烘乾塔正晝夜無休地烘乾著豐收的玉米,30來個社員在忙碌著。
除了管理烘乾塔,同時還負責馬鈴薯組培室和肉牛養殖場的張德軍告訴記者,合作的路子走對了。“2009年剛成立時,我們7個出資人包了1100畝地,大小共有27條,條條不挨著,大農機派不上用場,還要花錢雇‘小四輪’幹活。2010年秋後一算賬,不賺反賠。”張德軍説,後來吸引更多農民帶地入社,土地連片形成規模,結合大機械標準化作業和科學的田間管理措施,合作社才迅速壯大起來。
入社土地等同於交易量、盈餘分配向入社土地傾斜、國家補貼資金産生效益社員平均分配、公積金記在個人賬戶等同投資,做到“未分配盈餘為零”和沒有“無主”財産,實行民主決策一人一票、入社自願退社自由……真正辦成了農民自己的合作社,也就有效解決了保障農民收益和發展資金來源等問題。
社員劉友家裏有20畝地,以前全家種地收入只有五六千元,現在光土地入社就能“凈落”小兩萬元。另外他負責合作社農藥的採購、選配、指揮噴施,一年工資5萬元;兒子開農機,一年三四萬元;媳婦和兒媳鏟地、鋤草、掰玉米、起土豆,打打零工,也能賺上一兩萬元,家裏一年收入十幾萬元。“很多社員和我們一樣,不離鄉,不離地,日子過得一年比一年好。”
黑土地的合作文章怎樣做大?理事會認為僅靠規模經營終會觸碰增收的“天花板”。“去年,合作社上了肉牛養殖、糧食倉儲、綠色有機生産基地建設幾個項目,今年剛剛和荷蘭一家公司簽訂了馬鈴薯繁育、加工協議。”在60歲的李鳳玉眼中,這片白雪覆蓋下的黑土地並未真正沉睡,而是在默默地孕育著新春的希望。
點評
在由虧到盈,由小到大,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看到,仁發合作社抓住了土地這個核心要素,實行農民帶地入社,和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既解決了土地規模化問題,又解決了農民組織化問題。
大合作帶來農業發展方式的大轉變。他們的發展實踐表明,只有有效整合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産要素,不斷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科技化水平,才能促進各類生産要素潛能綜合釋放,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産力;同時注重標準化生産、産業化經營、市場化銷售,才能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展現出現代化大農業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