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區一果販在售賣蘋果。
“今年産量這麼高,價格上不去,得趕緊想轍賣蘋果,別等明年全砸手裏了。”文登區文登營鎮老果農盧傳明説,今年收穫的8000多斤蘋果現在基本售罄,和別人將蘋果放到冷庫不同,他選擇能賣就賣。
但像盧傳明這樣能賣就賣的果農只是少數。因為今年鮮果量高價低,大多數果農選擇了自存,期待蘋果價格回升再出手。
今年,威海蘋果畝産平均8000—10000斤,比往年同比增長12%-15%;價格方面,今年蘋果收購均價為每斤2.3—3.3元,比去年低1.4元。不少果農持有觀望態度,將蘋果貯存到冷庫。但專家建議,果農應抓緊拓寬銷售渠道,切勿惜售。
價格同比降30%—40%
“今年這形勢,價格恐怕是上不去了。”12月4日,天氣十分晴朗,但蘋果零售商李軍心裏卻一片陰冷。在市區擺攤一個多月,蘋果價格一降再降。
儘管價格便宜,但蘋果銷量卻並不好,攤位前買蘋果的市民也越來越少。李軍背後的三輪車上,一層一層摞著200多斤蘋果,個頭大的10元3斤,小的10元5斤,“到元旦也賣不完。”李軍説,去年一週能賣20多箱,今年卻賣不到10箱蘋果,刨去來回路費等開支,基本沒有利潤可圖。
據了解,直徑75毫米規格的紅富士一二級果,去年收購價每斤賣到2.8元到3.0元,今年每斤整整便宜了1元。威海75%以上的蘋果是直徑80毫米的混級果,去年收購價每斤3.6元到3.8元之間,今年則集中在每斤2.2元到2.4元之間。
省農業廳數據顯示,今年我省蘋果産量可達1000萬噸,增産70萬噸,增長8%。記者了解到,今年蘋果豐産在全國是普遍現象,全國蘋果總産量達到3510萬噸,預期總需求3370萬噸,明顯供過於求。
市水果商會秘書長阮樹興説,今年威海蘋果實現豐産,産量高、質量好,但價格卻比去年下滑30%—40%左右。蘋果豐産,商販資金緊張加上內需不旺,這是導致今年蘋果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九成果農選擇捂
最近,網上出現了蘋果大面積滯銷的情況,果農辛苦培育的蘋果沒有採購商來收,而這樣的場景在威海卻沒有大面積出現,這是為何?
原來,早在2009年,威海便開始探索改革銷售新模式。採購商不再到果農田地裏收蘋果,而是提供冷庫給果農,讓他們自産自銷。這樣有什麼好處呢?一位冷庫老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假設一名採購商到果園裏採購100萬斤蘋果,收購均價在1元錢,算上各項收購成本、冷庫費用、貸款利息、保險等,到市場價需要2元錢才能有利潤。一旦當年市場行情不好,市場價格低於2元錢,採購商將賠得血本無歸。
新模式下,採購商提供冷庫給果農自存,僅收取一定的貯藏費用,不再承擔額外風險,而農民也不再擔心蘋果會爛到地裏,存到冷庫等來年開春再賣,拉長銷售週期。數據顯示,市水果商會146家會員單位冷庫儲存總量為344600噸,比去年增加104400噸,增長30.3%,是歷史上儲存量最大的年份,90%以上的蘋果,果農選擇自存。
“現在價格太低,沒準過段時間,蘋果價格就上去了。”橋頭鎮一果農説,他自己果園的15萬斤蘋果,已全部貯存到冷庫,等蘋果價格上漲時再出售,和他一樣,持有觀望態度的果農不在少數。對此,阮樹興建議,切勿惜售,能出手時儘早出手。
積極拓寬銷售渠道
宮兆月是一家果業公司老闆,經營的果園今年實現了大豐收,入庫總量達到3000萬斤,目前2個大型冷庫完全爆滿,蘋果銷售成了一個令他頭疼的問題。
如果每天出庫10萬斤,則需要200名工人包裝300天,一直出庫到明年秋天,而此時,新一季的蘋果又開始入庫,如果不能及時將冷庫全部“掏空”,明年的蘋果將面臨無地可存的窘境。
為此,他派出9路銷售人員到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尋找潛在商家,通過壓價方式尋求建立合作關係,目前已與多家南方商家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銷售前景向好。“暫不論價格高低,能全部銷售出去就好。”宮兆月説。
“一直以來,蘋果收穫季節,果農往往會持觀望態度,期待市場價升高時再出售,這樣的想法在今年十分危險。”宮兆月提醒説,今年蘋果豐産,市場總量飽和,在國家不出臺政策宏觀調控的情況下,果農切勿惜售,有機會出售一定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