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避免政策“跟風”,多些精準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能活躍在市場上,而不是停留在文件裏
日前走訪一個農業大縣,遇到件怪事。一個現代農業基地,辦公室外竟挂了三塊牌子:一塊寫著某某生態農業公司,一塊是農民種植合作社,還有一塊是家庭農場,到底誰在經營?幾經詢問,老闆才吭哧吭哧説,其實都是一回事兒,自己流轉1000畝地搞高效種植。為啥一個基地挂三塊牌?她無奈地説,前些年地方扶持合作社,為爭取項目,她拉了幾戶農民成立了合作社。去年政策又向家庭農場傾斜,她趕緊又去註冊農場。至於公司,沒有這塊牌子貸款不好貸。
扶持政策朝三暮四,反映出地方農業産業化的路徑困惑,到底該扶誰?實際上,各種新型主體都是市場的選擇,各有所長、優勢互補。家庭農場適度經營規模,是傳統農戶的升級版;合作社作為農民自主性組織,貫通産前、産中和産後,抱團發展;而農業企業融入現代要素,具備人才、技術和資金優勢,是農産品加工和流通的骨幹力量。如果政策“跟風”“趕時髦”,一時一個調子,會讓新型經營主體無所適從。
農業現代化離不開産業化。雖然農業産業化發展了多年,但總體仍處於初級階段,資金難、人才難等“老大難”還沒解決,環境約束、成本上漲等新煩惱迎面而來,龍頭企業少而不強,合作社大多質量不高,家庭農場剛剛起步。應該反思,我們的扶持政策是否精準到位,有沒有解決他們的現實需求,該從哪兒著力?
相對於普通農戶,新型主體經營規模大,投資大,集約化水平較高,風險也大。他們不僅需要單純的農技服務,更需要信息、市場、金融保險等多元化、專業化的綜合性服務,尤其在起步階段,最需要政策“扶上馬、送一程”。找準問題,對症下藥,才能讓新型主體真正“解渴”,輕裝上陣。
扶持産業化就是扶持農民。要轉變政府職能,由原來的主導型、指揮型轉向引導型、服務型。在經營行為上,尊重市場規律,生産什麼、怎麼生産、流通到哪,讓市場説了算。在帶動模式上,尊重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民的自主選擇,政府不搞拉郎配,扶持不包辦。一句話,就是為農業産業化創造平等寬鬆的發展環境。
穩定扶持政策。不管是哪種新型經營主體,政策都應該一視同仁。各地農村情況不同,適合哪些經營主體,應相信市場選擇。政府要做的就是掃清障礙,做好服務,激發他們的活力和創造力。要堅持的一個原則是,扶持産業化為的是帶富農民,不能變成單純扶優扶強,把廣大農民擠出産業化之外。
創新扶持方式。加強農業生産性服務補貼和保險補貼,幫助新型主體化解“成長中的煩惱”。在現行農業補貼政策基礎上,加大對市場化農業生産服務組織的支持,引導其增強自我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發揮更強的輻射帶動功能。
創新聯結機制。建立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資金等生産要素入股發展産業化經營,實行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無論哪一種利益聯結方式,要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新型主體經營能力和農民認識程度等因素。
多些雪中送炭,多些精準扶持,真正的農業産業化新型主體就能活躍在市場上,而不是停留在文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