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私人定制”的脫貧路徑

三農 人民日報 2015年12月06日 09:2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圖①:留守兒童小熊最盼爸媽回家。

  圖②:熊桂治和她的黑山羊。

  圖③:雷水潮老人挑柴回家。

  本報記者 馮 華攝

  編者按: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脫貧攻堅戰衝鋒號。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既是一項艱巨任務,也是一個莊嚴承諾。當前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堅持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

  帶著問題,本報記者深入連片特困地區,蹲點住村,深度體驗貧困,通過解析貧困村的個案,探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路徑。

  一個模式解“兩難”

  資金到“龍頭”,緊緊綁定貧困戶

  “扶持資金為啥打到企業賬上?”

  一到夏家鋪村,就聽到了“問題”。

  車行大別山區,越往深處路越窄越險,縣道轉崎嶇村道,路盡頭就是湖北羅田縣夏家鋪村,這是大山裏最偏遠的貧困村之一。441戶人,散居在5條大衝裏,山多田少,交通不便。精準識別後,村裏還有95戶貧困戶。怎麼扶貧、如何脫貧?

  靠自身,難!村支書熊傳書坦言,村裏沒啥像樣産業,還背著70多萬債務。老辦法扶貧,也難!過去發過錢、發過羊,錢是到了戶,結果貧困戶買了肉、吃了羊,沒頂上事兒;要拿錢扶“龍頭”,老闆富了,帶不上貧困戶,責任誰擔?老支書直言:“如今的扶貧,真要換個扶法!”

  精準扶貧,從“資金到戶”變“效益到戶”,“兩難”迎刃而解。今年,村裏13個貧困戶加入縣裏的黑山羊精準扶貧工程:銀行提供3萬元貼息貸款,幫貧困戶買母羊、建羊圈;政府補貼1萬元,買公羊,並向龍頭企業購買服務,保險跟進兜底,“政府+金融+保險+公司+貧困戶”形成五位一體。與以往不同,資金直接打到企業,封閉運行。

  錢打給企業農民放心嗎?“我們要數羊的,11隻羊,每只45斤,缺1斤也不行。”養殖戶熊桂治肯定地説。

  技術跟得上嗎?“從建羊圈到防疫、驅蟲,技術員全包了,10天一上門,幹完活咱農民簽字確認。”她拿出一張表給記者看。

  一旦遇到疫情咋辦?“保險公司保本,母羊意外死亡,一隻賠償2500元。”她説。

  農民還會不會殺羊吃肉?“貸款算在你頭上的,都簽了合同,不還哪行?”熊桂治説。

  這兩年,熊大姐家遇到太多不幸,兒子兩次手術,丈夫幾次住院,一下子因病返貧。養黑山羊,讓這個家庭有了奔頭。“起步有扶持,市場有保障,風險有兜底,農民擔心的政府都想到了。”在新建的“高床漏縫”式羊舍旁,熊桂治顯得自信滿滿:“3年後到肉羊出欄高峰,年收入至少能有3萬元。”

  一戶一策拔窮根

  項目瞄準一家一戶,一戶不脫貧、工作隊不撤村

  山村為啥窮?“基礎差、産業弱,這誰都知道。”熊傳書説,要是找不對路子,搞大呼隆不行。

  “精準扶貧,不落一人”,什麼才是精準?必須一家一戶因貧施策,從“千篇一律”向“私人定制”轉變。

  黑山羊項目好,但不是每個貧困戶都適合。95個貧困戶,家家情況不同。今年8月,縣裏的駐村工作隊紮根夏家鋪,和村幹部一起入農戶、摸實情,梳理出一本本精細的扶貧臺賬:

  三組村民雷進明,幾年前出車禍因災致貧。老雷有頭腦、有勞力,最缺資金。對接黑山羊項目,政府解決資金難題,這個家庭就能脫貧。

  五組村民雷孟生,因學、因病致貧。兩個孩子上大學,兩個老人常年患病,生活負擔重。對於這樣的家庭,通過教育助學、大病統籌,就能渡過難關。

  五保戶雷水潮,年近70歲,缺勞力致貧。住著低矮、潮濕的土坯房,每月靠70元養老金生活,一年吃不上幾次肉。這樣的貧困戶,靠政策兜底脫貧。

  ……

  目擊貧困,更體會到脫貧攻堅之難。駐村“第一書記”徐旭明感慨,村裏剩下的這95戶貧困戶,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大多因病、缺勞、缺技術,其中70%沒有能力外出務工。

  對症下藥。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套扶貧措施,95戶人的脫貧路徑清晰起來:産業扶貧27戶,搬遷移民12戶,教育助學12戶,大病救助7戶,剩下的37戶低保、五保戶要靠政策兜底。

  扶貧難,路子對了就不難。

  産業項目更精準。複製“五位一體”模式,村裏引進大戶,帶動貧困戶改造低産板栗田;將板栗殼變廢為寶,發展食用菌産業。

  電商扶貧讓人看到新機遇。“沒想到,第一年‘觸網’,就把村裏一大半板栗銷出去了。”31歲的詹艷華,在她家小超市內建起“農村電商服務站”,初嘗甜頭,她又開起夏家鋪艷姐淘淘店,打算把村裏的土雞、土雞蛋也賣出去。

  教育助學、醫療救助,縣裏出臺一系列兜底政策,讓貧困家庭輕裝上陣。

  不知不覺,天色漸晚。熊傳書和徐旭明兩個“書記”商量起村裏的新規劃:

  “一轉年,縣裏50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就到位了,往哪兒花?”

  “路得修一下,有7個組還是土路。”

  “産業項目也要做好規劃,引進幾個市場主體,咱這好山好水,長出的山貨不愁賣個好價錢!”

  “引進企業,要緊緊綁定貧困戶,扶貧的錢可不是扶老闆。”

  “一戶不脫貧,工作隊不撤村,反正我是和你摽上了。哈哈哈!”

  “3年時間,95戶全部脫貧。”深夜裏支書家不時傳出朗朗笑聲,從中聽出夏家鋪村脫貧的希望和信心。

  版式設計:張芳曼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