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隆冬時節,天寒地凍,記者走進克旗經棚鎮聯豐村扎木蘇設施農業園區的蔬菜大棚,日光溫室裏卻溫暖如春,一壟壟小白菜、茼蒿、油菜、香菜青翠鮮嫩,生機盎然。正在溫室裏收拾蔬菜的王桂霞高興地告訴記者説:“我這個蔬菜大棚有8分地,每年能産三茬菜,收入1萬多元。往年道路不好走,只能自己起早摸黑出去賣菜,今年村裏修了路,不僅菜販子和居民都開車到棚裏來買,且還能多收入呢!”
聯豐村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山多地少、乾旱缺水,農牧業生産基礎條件差,原來是個窮村子。特別是扎木蘇組全組28戶,89口村民,種的是沙窩地,農作物種植單一不説,乾旱、大風還“經常光顧”,是個十年九不收,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遠近聞名的窮地方。
為讓扎木蘇人拔出窮根,2008年,鎮黨委、政府在該組實施了設施農業項目,動員村民建暖棚種油桃。獲得成功,平均每斤8元錢被一搶而空,每棚收入2.4萬元,當年油桃棚猛增到25處。每年端午節前後,到扎木蘇桃園採摘油桃的遊客達數千人,25棚油桃總收入達70多萬元,僅此一項全組人均純收入達6300元。
緊接著該村又爭取項目,攔河築壩、打井修渠,在沙地上建起了設施農業園區和移民新村,現在全村已建成日光溫室129處、冷棚98處,日光溫室主要種植油桃、葡萄,棚均純收入2萬餘元;冷棚主要種植豆角、香瓜,草莓等,棚均收入1萬餘元。村民們在日光溫室內種植蔬菜水果,千畝荒灘變成了千畝良田,築起了沙漠裏的菜園子,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
2014年,聯豐村被確定為“十個全覆蓋”工程精品村,兩年來累計投入資金233.9萬元,新修通村公路1.6公里,小巷硬化3.01公里,27戶實施了危房改造工程,硬化廣場1300平方米,新建60平方米標準化衛生室、文化活動室各一處,完成350延長米的土墻改磚墻及墻體美化,完成標準化農網改造升級工程,通電率達100%,“戶戶通”廣播電視工程覆蓋率達100%,新農村參合率達到100%。
如今的聯豐村:一座座蔬菜大棚綠意盎然,一條條平坦潔凈的水泥路連通各家各戶,一排排白墻紅瓦的磚瓦房矗立在道路兩邊……72歲村民孟凡庫老人高興地説:“活到70多歲了,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生活,現在不僅路好走了、環境美了,還建了衛生室與便民超市,有了學習和文化娛樂健身場所,家家都喝上了安全水,這破沙窩子裏還長出了‘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