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走進洮北區德順蒙古族鄉德順村國軍農機專業合作社,一派現代化的景象映入眼簾:平整寬敞的晾曬場從腳下延伸到視線盡頭,修葺一新的標準化農機庫房昂然矗立,各種各樣的現代化農機陳列其中,場面甚為壯觀。“這是拖拉機,都是大馬力的;這是聯合收割機,一邊收割還可以一邊滅茬;這是深松犁,最大深度可達50厘米……”國軍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鄭國軍挨個向筆者介紹他的“機械化作戰部隊”。
德順村國軍農機專業合作社是洮北區開展農機服務的一個典型。2008年,德順村緊緊抓住國家實施優質糧核心區項目的有利契機,大力發展農機事業,建磚混農機庫2593平方米、晾曬場8000平方米,引進農機具19台套,組建了國軍農機專業合作社。“我們的合作社實行股份制管理,村民以現金形式入股,入股分紅,當年兌現。合作社走規模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路子,設有董事會、監事會,重大決策要通過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進行決定,合作社現有各種農機具24台(套),規模在洮北區也算是首屈一指。”提起合作社,鄭國軍無不自豪。
近年來,國軍農機專業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以德順蒙古族鄉為中心,輻射周邊鄉鎮、農村,為農戶提供水稻機收、秸稈還田、深松整地及旋耕播種等一條龍服務,成為當地現代農業的一支生力軍,年均經營收入在35萬元左右,“由於規模大、技術新、信譽好、服務專業,我們是坐在家裏等活找上門來”,鄭國軍説。
農機專業合作社匯聚農機資源,提高農機利用率,在促進農業節本增收、加快現代化農業發展方面合作社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合作社還拓寬了社員增收致富的路子,為社員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參股農民加入農機合作社後,能夠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可以通過外出打工或開辦其他産業來創收。社員楊萬武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2008年他以2萬元入股了農機專業合作社,幾年下來分紅近4萬元,先是開了食品店,後來又購買了一台小汽車,小汽車在進貨之餘還可以跑出租,這樣又額外增加了一份收入。“組建合作社,不但方便周邊群眾,我們社員也都跟著受益,種地不辛苦了不説,效益還增加了,人也閒下來幹點別的……”嘗到農機專業合作社甜頭的楊萬武提起合作社的好處,笑得一臉燦爛。
像楊萬武這樣獲得實在收益的社員,在合作社還有很多。目前,合作社已組織了7個工程隊外出打工,戶均增加收入1萬元。社員們從以前的單打獨鬥,到現在參社入股“抱團發展”,著實讓他們賺了個盆滿缽滿。
“這些農業機械是俺們農民增收致富的‘寶貝’,今後政府對農機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將不斷傾斜,補貼力度將不斷加大,合作社發展前景廣闊,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在區農機部門的指導幫助下,有計劃地購置新型高科技含量的農業機械,擴大生産規模,嚴格按照合作社章程,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系列化服務。”對合作社未來的發展,鄭國軍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