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當年服兵役回來,就在廣元監獄鐵路所的企業上班,後來監企分家,我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單位,長年漂流在外打工。自2011年,回鄉創業發展養殖業,可以留在家鄉發展,不必在外漂泊,對家人也有個照顧,全家人能聚在一起總是幸福的。”23日,滿臉洋溢著幸福的伍興春,講述了他回家創業的緣由。
伍興春出生於1974年,昭化區梅樹鄉梅樹村5組人,從小成長在農村,伴隨他成長的就只有那帶著青草味道的泥巴,記憶裏留下的卻是滿滿的鄉愁。
厭倦了漂泊 萌生回鄉創業念頭
1992年,從元壩區(現更名昭化區)衛子職高畢業後就參加三年義務兵在樂山服兵役;1995年退伍回來後被安置於廣元監獄鐵路所工作,在單位主要從事機械操作作業。直到2003年,廣元監獄與企業分家,企業部分人員被分流,伍興春也是分流中的一員。自此以後,為了全家生計,曾在廣元、綿陽、廣州等地務工,依然從事著機械操作方面的工作,每月收入5000元左右,既能維持一家生計,還可以有點存錢,小日子也還過得波瀾不驚。
“長年漂泊在外,和家人相聚的時間甚少,總感覺自己是一個流浪者一樣,加之父母年事已高,不能膝前盡孝,心裏怎麼都不是滋味。”談到那些年在外務工的日子,伍興春多少有些感傷。在一次回鄉與戰友聚會的時候,趁著酒興,他對戰友們説出了想回到家鄉發展,與家人團聚的想法,得到戰友們的鼓勵和支持,更堅定了他回家鄉創業的念頭。
返鄉創業 打工仔自己當老闆
由於出生農村,對農村的一草一木有著特殊的感情,伍興春通過回鄉考察後決定在農村發展養殖業。找到了項目,伍興春不再猶豫,説幹就幹,立即辭掉了工資待遇還算不菲的工作,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和幾個戰友一起準備大幹一場。2012年,他們在利州區龍潭鄉金鼓村租賃土地20畝,投資80余萬元,修建標準化圈舍3600平方米。當年喂養母豬110頭,出欄生豬達2000頭。看似出欄數量不少,伍興春表示,由於自己初期對生豬養殖不是很懂,成本投入過高,加之受市場行情的影響,初期差不多還賺不到錢。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行情也逐漸好轉,養殖場逐步步入正軌。
2013年,伍興春聯合周邊養殖戶,成立了廣元市利州區曌農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了“合作社+農戶(社員)+市場”利益聯結機制,合作社組織採購種植、養殖及加工所需的生産資料、銷售、開展技術交流和技術諮詢服務。通過合作社的運行,增強了農戶抵禦市場風險能力,降低養殖生産成本,帶動農戶(社員)持續穩定增收,年人均增收1000元。截止目前,合作社現有社員120戶,帶動周邊農戶314戶,年生豬出欄量達5000余頭。
“2014年我們又組建了金曌商貿公司,在利州區農貿市場設有專銷門市部3個,主要銷售本社自産的無公害生態肉豬,延伸了生豬養殖的産業鏈,去年營業收入850萬元,向社員返利64萬元。”伍興春興奮地説。談到創業的艱辛,伍興春由衷的感謝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他説:“創業初期,由於市場因素的不穩定,銷售市場及價格也受到很大波動,困難重重的階段,圈舍修建、養殖場防疫,環保排污工作等等,黨委政府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與支持,還獲得養殖業補助資金50萬,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創業的勁頭更足了,信心更足了。”
談到今後的打算,伍興春信心滿滿:“我們將繼續秉承‘生態養殖,循環利用,帶動農戶,確保增收’的宗旨,採用‘合作社+農戶+市場’的模式,持續發展無公害生豬養殖業,同時,我們還將探索將豬糞厭氧發酵後進行還田還地,發展綠色果蔬種植,推廣綠色循環農業,逐步擴大規模,期待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將和農戶一同齊奔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