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深秋白山,收穫正忙。鄉間山野,滿眼金黃,一幅幅美麗的豐收畫卷吸引著記者的目光——
蜂場甜香、花鹿衝撞,泉源蛙跳、豬嬉溝塘……在這美麗的豐收畫卷當中,特色養殖業最精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地處長白山腹地的白山市,地貌特徵為“九山半水半分田”,聯合國“人與生物圈”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有60%的面積在白山市,素有“立體資源寶庫”之稱,是全國著名“林蛙之鄉”、“綠色食品城”、“特産名城”。
白山的區域特色和自然條件,決定了養殖業具有獨特優勢。幾年來,白山市堅持走非均衡、差異化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精品特色農業,特色養殖是農村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退糧進特戰略的引領下,加快發展長白山森林黑豬、優質肉牛、蜜蜂、梅花鹿和特种經濟動物等特色牧業經濟,大力實施林蛙産業規範化工程、養鹿業優良品種工程、養蜂標準化工程,有效地推進了産業的快速發展。
長白山原生態、無公害高端品牌馳名國內外。截至目前,全市林蛙放養面積已達到220萬畝,貯蛙量達到9億隻,每年回捕量達到1.2億隻,年産林蛙油2萬公斤,實現産值7億元;養鹿達到1.3萬隻,年産鹿茸4000公斤,實現産值4000萬元;野豬年存欄2.2萬頭,出欄1.55萬頭;年實現産值5580萬元;獺兔存欄3萬隻,出欄1.9萬隻,年實現産值2300萬元;養蜂16萬箱,年産各類蜂産品630噸,實現産值3600萬元。
柳毛河林場——鹿鳴呦呦
“東北三寶”,聞名遐邇!長白山區作為梅花鹿的原産地,馴養梅花鹿已有百年曆史。如今,“鹿”進入到尋常百姓家,不僅作為人們養生治病的“良藥”,也成了當地人致富發家的“法寶”。近日,記者帶著諸多好奇與疑問,走進臨江長白山鹿業有限公司,探訪這家白山市梅花鹿産業化龍頭企業的發展之道。
深秋,長白山區層林盡染,風景如畫。從臨江市區向北出發,穿行在曲折蜿蜒的鄉間公路,被無垠的彩色森林包裹著,大約1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位於樺樹鎮的該公司。
剛下車,耳邊就傳來機器的轟鳴聲,不遠處,十幾位工人正在忙著打黃豆。公司總經理姜國喜介紹説,企業給周邊農戶免費加工。問及緣由,他解釋道:“打豆剩下的秸稈是喂鹿的好飼料,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今年66歲的姜國喜,從企業1999年成立起就擔當“一把手”。10多年來,“長白山鹿業”在他的帶領下,不斷發展壯大,贏得廣闊市場,並被人們所熟知與認可。目前,公司擁有長白山種鹿場,兩個養殖分場和一個佔地960公頃林地的天然養殖場,梅花鹿存欄達1000余頭,成為一家集養殖、科研、生産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
別看現在公司發展得有聲有色,這一路走來可是歷經了無數波折。長白山鹿業有限公司前身是臨江林業局長白山種鹿養殖場,2005年體制改革,姜國喜臨危受命,接手養殖場。“那會兒正是梅花鹿市場最低迷的時候,一頭鹿才賣500元錢。”為了把企業盤活,姜國喜東挪西湊了240萬元用於發展。眼看市場剛有點起色,又遭遇了金融危機,直到最近3年市場才重新振作起來。
走進公司養殖基地,60余個鹿舍整齊排列,過道兩旁碼垛著似小山包的秸稈;鹿舍裏,成群的梅花鹿閃著靈動的眼睛,警惕觀察著周圍的一切。“這兒養殖的梅花鹿品質一流,在市場上絕對搶手。”姜國喜驕傲地説。事實證明,他並非自誇。
該企業位於長白山腹地,有豐富的牧草資源,中草藥資源和充足的柞、柳樹葉資源。清澈的泉水、清新的空氣,為梅花鹿生長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同時,企業佔地960公頃的林地天然養殖場,位於臨江林業局柳毛河林場的施業區內,屬松花江水系的塔河流經天然養殖場。通過夏季散放輪牧,冬季人工補喂天然柞樹葉,以及適量人工補喂精飼料的經營模式進行飼養,從而獲得了具有天然品質的梅花鹿系列産品。開發的純天然鹿産品——鹿茸片、鹿胎膏、鹿茸膠囊等20多個品種,暢銷國內外,深受消費者青睞。
為不斷優化梅花鹿種群和增強産品天然品質的科技含量,他們以長白山種鹿場為中心,同中國科學院(左家)特産研究所、吉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建立了長期科研合作關係。先後完成了中草藥代替西藥防治鹿疾病,梅花鹿、馬鹿人工授精技術等科研項目,並正在進行胚胎移植新課題的研究。這為培育優良的長白山梅花鹿品種和新産品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俗話説:一業興帶動百業旺。“長白山鹿業”不僅促進當地的稅收收入,也解決了部分就業難題。“現在雇個人每天得160元打底,否則沒人幹。公司平常用工人數有七八十人,忙的時候會更多。”姜國喜説,公司用工最多的時候,每天發放工資1萬多元。
在配料車間,員工曲蓮鳳正細心地為梅花鹿配置“營養快餐”。“我家住在鎮裏,離這不遠,每天騎電動車上下班很方便。”47歲的曲蓮鳳在公司已經工作了10年,每年3萬多元的工資收入讓她感到很滿意。“公司還給我們交了養老保險,這以後老了咱也有退休金了。”
問及産值,姜國喜淡淡一笑説,這兩年市場紅火,年産值能達到1000萬元左右。對未來市場的走向,他信心十足,表示該企業至少將有10年的增長期。自己將緊緊依託長白山特有的地理、資源優勢,自我滾動發展,逐漸壯大。
露水河畔——蜜蜂飛舞
撫松縣露水河鎮位於素有“世界生物資源金庫”之稱的長白山腹地。在這裡,智慧的“天祥人”和他們勤勞的“夥伴”,快樂地釀造屬於自己的甜蜜事業。
來到撫松縣露水河天祥土特産有限公司,陣陣清香撲鼻而來,蜂蜜淡淡的芳香夾雜著椴樹花的味道,沁人心脾。跟隨公司總經理劉啟國走進會議室,剛入座,工作人員就把準備好的蜂蜜水端了上來。“品嘗一下我們自己生産的椴樹蜜,先暖暖身子。”一邊品嘗著香甜的蜂蜜水,一邊傾聽劉啟國介紹“天祥”的甜蜜事業。
露水河林業局貿易公司始建於1988年,企業改制後,于2005年成立撫松縣露水河天祥土特産有限公司。20多年來,公司建成了規模龐大的養蜂業聯合體,成為吉林省養蜂業的領軍企業。
“現代蜂業是朝陽産業,也是現代農業、林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維持生態平衡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蜜蜂授粉對保護植物的多樣性和改善生態環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植物及農作物增效增産、地方再就業的主要鏈條。”談及養蜂專業領域,劉啟國侃侃而談。
“長白山區森林資源保護完好,椴樹資源非常豐富,我們生産的椴樹蜜可以和‘槐樹蜜’媲美。”劉啟國説,吉林森工集團專門為他們規劃了佔地90萬公頃的採蜜區,嚴禁外來養蜂戶進入,同時聘請南方專業養蜂人員來進行技術指導,確保生産出的每一滴蜂蜜都是純正的椴樹蜜。
在産品展示臺前,一款包裝精緻的玻璃罐蜂蜜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款産品主要出口到東南亞國家,深受他們的喜愛。”劉啟國告訴記者,企業産品如今已進入到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市場,並通過了德國BCS有機食品認證。
眾所週知,西方國家對於食品安全要求近乎苛刻,“天祥蜂業”的産品能進入到這些國家,必然有過人之處。劉啟國道出了玄機:他們經過技術創新,對蜂蜜進行處理後長時間困釀,不僅能去除蜂蜜中大部分的雜質,還能提高還原糖含量。
得天時,取地利,加之人為努力,“天祥蜂業”聲名鵲起變得順理成章。公司改制後,從過去單純的蜂蜜、蜂王漿等蜂産品的生産,經過不斷地摸索嘗試,發展成為一家集産、供、銷為一體的全國性蜂産品進出口原料基地。目前,企業擁有兩條用GPA標準組配,半自動化、自動化年産5000噸的蜂蜜提取生産線。去年,企業蜂蜜産量高達3000噸,實現産值3億元。
為了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公司還採取“資源+企業+蜂戶+訂單”的模式,通過成立天祥蜂業專業合作社,帶動360余農戶發展蜜蜂養殖,戶均增收近10萬元。
蜂蜜市場前景可觀。然而,隨著越來越多“養蜂人”的涉足,劉啟國發現市場走向事與願違,逐步走下坡路。“近幾年,市場上蜂産品魚目混珠,很多消費者都不敢購買産品。”由於假貨橫行,導致蜂産品市場的誠信消失。
為了讓人們重拾消費信心,現階段,“天祥蜂業”正著力構建蜜蜂文化産業園,在努力將企業品牌“推出去”的同時,把老百姓“請進來”,讓他們直觀地看到企業生産流程,重塑養蜂業的形象。
在企業會議室,“長白山第一蜜”的題詞格外醒目。朝著這一目標,“天祥人”正在不斷努力!
報馬川河——林蛙下山
深秋時節,所到之處無不呈現熱鬧的豐收景象;即便走進山林深處,也同樣感受到濃濃的豐收氣息。這不,三岔子林業局白江河林場報馬川溝的林蛙已經“下山”,豐收的喜悅寫滿了養蛙人的臉龐。
從三岔子林業局出發,在靖白公路疾馳20多公里後,一頭扎進了茂密的森林中。汽車在曲折蜿蜒的林道上緩慢前行,沿途迷人的秋日風景令人流連。經過大約2個小時的車程,眼前突然顯現了一座藍瓦紅墻的房子。“這家可是當地有代表性的林蛙養殖戶。”隨行的三岔子林業局資源開發處副處長董文波介紹説。
“這一路顛簸累了吧,快進屋坐。”出門迎接的主人,皮膚黝黑、體格健壯,渾身透著質樸與真誠。他叫張傳傑,今年50歲,是報馬川溝搞林蛙養殖的第一人,已有整整15年時間。
坐在屋內的炕頭上,張傳傑嘮起了他的養蛙致富經。他原來是三岔子林業局的一名森鐵工人,2000年企業改制後,成了一名下崗工人。“在林區待時間長了,幹別的行業咱也不會啊。”靠山只能吃山!張傳傑開始琢磨著搞産業發展。恰好當時三岔子林業局扶持下崗職工發展林蛙養殖,對承包的養殖河段1公里僅僅收200元,並規定前3年不收取租金。説幹就幹。於是,他同兩位合夥人,投入20萬元,共同承包了報馬川河上遊的3公里河段發展林蛙養殖,養殖區範圍達1000多公頃。
作為一名“老林人”,張傳傑對報馬川溝的林區情況了熟于胸,但是搞林蛙養殖他就成了“門外漢”。為了能儘快掌握林蛙養殖技術,他積極參加林業局聯合省農科院和吉林農大辦的培訓班。“有了技術,咱心裏也就踏實了,可以放手搞發展。”通過學習,及多年來總結、摸索經驗,如今,張傳傑成了地地道道懂專業、懂技術的“溝主”。
為了能提高林蛙的回捕率,張傳傑一年四季都在山林裏忙活兒。春天繁殖、夏季放蛙、深秋抓捕、寒冬巡山。“養蛙得趕年頭!”張傳傑告訴記者,到了林蛙抓捕季節,産量高低得看“天公”是否作美。“今年天旱,林蛙産量很低。”面對現實,他雖不情願,但也實屬無奈。
“這幾年林蛙産量時好時壞,但整體效益還算不錯。3公里河段平均每年捕蛙1000多斤,收入差不多在十六七萬元左右。”談及林蛙養殖效益,張傳傑笑呵呵地説。
“老張現在可是我們局裏的示範人物。”一旁的董文波插話道。記者心想:他不是已經退休了嗎?董文波解釋説:“老張願意琢磨事兒,2010年任命他為林場資源綜合開發科負責人,用他的成功經驗帶動其他下崗職工創業、再就業。”如今,三岔子林業局有150余位下崗職工從事林蛙養殖。
跟隨張傳傑走進林蛙養殖區,繁茂的山林寂靜無聲,耳邊不時傳來捕蛙人的笑聲。山林深處,清澈見底的報馬川河潺潺流淌,張傳傑的兩位合夥人身背電瓶捕蛙器正沿河捕獲林蛙。
“大半個上午只抓到30多斤,希望來年能有個大豐收吧!”張傳傑期許著……
天湖溝裏——黑豬嬉戲
汽車一過臨江市葦沙河鎮錯草村,便駛離鴨綠江岸,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向上爬行,秋風蕭瑟,黃葉遍地。行過七八公里,汽車躍上山頂,溝深林密的天湖溝映入眼簾。池塘裏,一群大鵝悠然自得地嬉戲著;山坡上,一群群雞在林間啄食。拐過山頭,一幅絕妙的畫卷展現眼前——近百頭體態修長、健壯黝黑的山豬或坐或臥,悠閒自在地享受著秋天的陽光。突然,樹葉沙沙作響,一頭母豬帶領四五頭小豬從山坡下竄了出來。小豬一邊奔跑著,一邊甩動著尾巴。
臨江市天湖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樹波告訴記者,天湖溝佔地300公頃,森林資源豐富。最高海拔700多米,山坡陡峭,落差達400多米。雞、鵝和山豬在這裡自然生長,天天爬山越嶺,從不打針吃藥,是最健康的綠色産品。
今年41歲的魏樹波是天湖溝本地人,個子不高,精力充沛。由於長年的室外勞作,所以臉龐黝黑。説起創業的過程,他感觸頗多。1993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東北電力學院。當時,姐姐在讀大學,妹妹剛剛上高中。家裏貧寒,根本拿不出他上大學的費用。面對此情此景,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上大學的念頭,堅信“男人總會找到出路”,堅定地踏入了社會。
一開始,由於沒有技術,魏樹波只能在建築工地做小工。小工的工資不高,他就琢磨,哪個行當工資高一些。於是,他當送水工、開車、販賣黃豆等,只要有錢賺,他就不辭辛勞地去做。2000年,他瞅準機會,做了一筆大豆期貨生意,凈賺了150萬元。
不用為吃喝忙碌了,魏樹波卻犯起了愁。他説自己是個勞碌的性格,不能閒著。200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使他萌生了回家鄉植樹造林、發展生態種植的念頭。説幹就幹,當年他就放棄了城市戶口,回鄉創業。當時,天湖溝不通車,沒有電,荒山荒坡滿目皆是。但他不氣餒,沒有路,自己開;沒有電,自己拉。在土坯房裏,一住就是3年。3年時間裏,栽植紅松30萬株。如今,蒼翠的松樹如同衛士一樣挺立在山坡上,明年就能夠結松塔了。
説起養殖長白山森林黑豬,魏樹波笑著説是被“逼上梁山”的。長白山林區是野豬橫行的地盤,尤其是一到秋天,一群野豬一夜之間就能毀掉100多畝莊稼,損失巨大。他也一直為這事發愁,卻沒有什麼好辦法。
2005年,魏樹波被推薦到吉林農業大學脫産學習。4年裏,他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自己的親身實踐融會貫通,同時,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2009年畢業後,他就又開始琢磨野豬禍害莊稼這件事。在專家的指導下,他決定用“以豬制豬”這一招。於是,他引進了一頭松遼黑豬做種豬,與當地的母野豬進行交配,生出第一代雜交品種。沒想到竟大獲成功,母野豬産下的豬崽大部分都跟隨種豬回來。通過馴化,在當地長久居住下來。如今,滿山的黑豬已有300多頭,每年可出欄三茬近1000頭。由於喂豬的玉米都是就地取材,施用豬糞、雞糞,再加上黑豬都是散養的,成天在山林裏溜達,渴了就喝山泉水,自然生長,而且生長週期在14月至18個月,所以體質強健,肌肉彈力好,肉質緊密,香味醇正,一經推出便大受好評。即使價格高(一頭豬近萬元),前來購買的用戶也絡繹不絕,每年産值七八百萬元。
看到如此景象,魏樹波一邊擴大黑豬的種群,一邊大力發展生態養殖。利用地下涌泉,建池塘養了500隻大鵝。利用廢舊房屋養了2萬隻雞,平時在山林間覓食,並種植40畝五味子作雞飼料,也極受好評。
談及未來的打算,魏樹波滿含深情地説:“我的生態種植、養殖模式是可以複製的,在周邊的山林裏都可以進行。只要周邊農戶同意,就可以一起幹,共同致富。到那時,我就可以建加工廠、冷庫,能夠帶動全村甚至是全鎮的人致富,也能夠為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