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福建古法種糧,村民吃上“香餑餑”

三農 三明日報 2015年10月23日 09:4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秋收,大田縣建設鎮香浮村山嶺上一片金黃,10月5日,村民周京平與妻子忙著收割穀子——“今年我種的香浮米比去年多了一倍,不下化肥,不打農藥種稻,跟別的稻田比,稻稈更壯實,穀子更金黃,品質更好。”

  周京平是香浮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合作社推廣古法種植“香浮村”牌有機米,今年是第二年,種植戶有83戶,面積400多畝。到10月13日稻子已經全部收割,預計可産11萬公斤稻米,是去年的10倍。古法種植“香浮米”,正給香浮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帶來了生機,給村民帶來了增收的希望。

  從建設鎮驅車上山,走約8公里,就到了香浮。層層梯田擁抱著小山村,後山是數千畝國家級生態林、水源涵養林,這裡海拔700——800米,氣溫比山下低4-8℃,常年雲遮霧繞,空氣清新。幾百年來,甘甜的山泉水滋潤著這裡800畝農田,滋養著山腳下的村民。良好的水源,獨特的山間小氣候,讓這裡的稻子生長期比山下要長10至20天。村民通常每年芒種插秧,秋分收穫,大約180天。

  “今年雨天較多,光照不足,稻子更遲收成。”香浮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進樂説。

  周進樂是70後,在三明開公司。之前擔任村支書時,為了改變山村面貌,多年來他組織鄉親養羊、種板栗、種桔子,但收效都不大,他認識到發揮村民種田的專長才是出路。去年他在村裏&&成立香浮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組織農戶不用化肥不打農藥,恢復古法種植生態富硒大米,7戶種田老把式加盟,去年9月下旬收穫,40多畝田平均畝産325公斤。種出的有機米,合作社以市場價3倍的價錢收購,用可再生牛皮紙包裝,還註冊“香浮村”品牌,1萬多公斤米銷售一空。據估算,每百斤稻穀村民可以純賺近百元。

  去年,周京平還沒有加入合作社,只是自己購種試著按古法種植,五口之家的口糧田因種子問題只有一半收成,約有1000多公斤,賣了8000多元。今年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周京平也用合作社提供的種子規範種植。

  為了保證種出真正的原生態大米,合作社堅持古法人工耕作方式、原始的生物鏈滅蟲防病法、傳統的有機種植。

  合作社的梯田全都在住家之上,用山泉水灌溉,種的是抗病害、口感好、適合南方小氣候的稻種,合作社提供有機肥、生物防蟲製劑,組織農戶種綠肥、漚農家肥,給良田進補,拒絕使用化肥、農藥,禁用除草劑。嚴重違約的,要賠償1萬元,並中止合同。

  鄉親們嚴格按古法翻地、松土、育苗、插秧、劈草、防病蟲害、施肥,一點都不馬虎。

  周京平説,梯田在山上,水冷,陽光充足,蟲子較少。今年只噴了兩次生物防蟲製劑,堅持劈兩次草,兩次薅草,種出的稻子相當壯實,前一段連續颱風,植株都沒有倒伏。而前些年種田,不劈草都用草甘膦除草,治病蟲害用農藥,打了五六次,還是有蟲。

  為何合作社的稻田病蟲害少,又長得好呢?周進樂説,主要是合作社充分利用了當地地利條件,結合了現代農業管理辦法。一是自然環境優越,梯田散落在山麓,沒有連片,形成天然的生態環境,隔絕了病蟲害。二是運用生物製劑,無毒,驅走害蟲草,再施用有機肥,這種肥經過高溫漚制,避免病蟲害傳播。三是科學種植,按古法種植種得比較稀,通風效果好,加上地處高山,生長緩慢,稻稈長得老,蟲不愛吃。秧苗插下後15天左右,排幹水,抑制植株分孽,促進營養吸收,促進收成。“今年雨水多,病蟲害多,山下的田水熱,用化肥農藥,長的不好。”周進樂指著稻田説,金黃的稻田都屬合作社的,而低處色澤斑駁的則不是,還是用化肥、農藥的。

  精心種植,香浮人種出了信得過的生態大米。硒是有抗癌作用的微量元素。今年5月經湖北恩施農産品檢測中心檢測,每公斤香浮米達48微克,符合富硒大米的國家標準。今年,合作社做起了微商營銷,參加大田縣特色農産品展銷,提高了知名度。周進樂説,合作社要不斷壯大,做成省內最大的有機大米健康食品研發中心及生産基地。

  “今年下有機肥少了點,畝産大約300公斤,産量還不夠理想,明年有經驗,會種得更好。”周京平説。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