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讓豬住進空調房 喝乾淨水吃雜糧

三農 中國畜牧獸醫報 2015年10月22日 14:4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圖為蔣交抱著健康的小豬,心裏美滋滋的。

  廣東省博羅縣楊村鎮嶺下村養豬的蔣交,從小就與豬打交道,他總結出了養好豬的經驗:以豬為本。蔣交説,自家的豬福利很不錯,住的是空調房,喝的是乾淨水,吃的是五穀雜糧,呼吸的是山裏的新鮮空氣。他覺得,這樣才能養出健康豬。

  排泄物與豬圈隔離,豬場不見異味

  蔣交的養豬場位於村裏一個山窩窩裏,場區並不大,只有幾排房屋。走進養豬場,基本上聞不到什麼異味,每排房子都安裝有水冷設備和巨大的鼓風設備。“我的豬住‘小洋樓’,一年四季享受恒溫。”蔣交樂呵呵地説。

  經過認真消毒後,蔣交這才打開了一間不大的屋子。與常見的豬圈不一樣,這個豬圈的地面是格柵板。他介紹,豬住的地方其實是二樓,排泄物會通過格柵板掉到下一層的水中。排泄物異味被水隔著,不容易散發出來,餘下的一些也被鼓風機吹走了。所以,豬圈沒有什麼異味。

  由於豬排泄物都掉到下一層,豬圈裏很乾淨也很幹爽,不需要天天清洗豬圈,勞動強度也減輕了不少。乾淨的豬圈,讓豬感染病菌的幾率也少了許多。“豬圈不沖水,豬會更加健康。”這些理論,是蔣交專門到德國學回來的。每到一批豬養大出欄後,他就會把豬圈徹底清洗消毒一遍,等待下一批豬的到來。

  從小在養豬場長大,首次養豬賠了本

  蔣交是湖北人,上世紀70年代,他的父親在湖北一個國營農場裏養豬。因此,他也在豬場里長大,與豬頗有感情。蔣交説,當時他父親一個人養了200多頭豬,專門銷往香港,喂養標準很高。他整天待在豬場裏,放學後就幫爸爸養豬,對養豬的整個流程很了解。

  1997年,蔣交子承父業,選擇在惠州養豬。他覺得惠州氣候比較好,不像老家冬天那麼寒冷,不需要特別的保溫措施,豬都能很好地過冬。

  蔣交養豬沒有一帆風順,2004年,他養的豬患上了“藍耳病”,大部分都死了。那次豬生病,讓蔣交一年都沒賣過一頭豬,也不知虧了多少錢。蔣交不服氣,2009年,他來到了嶺下村,租了1000畝山地繼續他的養豬事業。

  蔣交養好豬的想法,源於他同學遇到的一件事。蔣交的同學在外地上班,有一年,當地發生了一起“問題豬肉”事件。經調查發現,是豬飼料中加了過多添加劑導致的。同學對蔣交説,想吃放心肉,希望他能養一些無添加激素、抗生素的“安全豬”。由此,蔣交萌生了要養好豬的想法。

  建排泄物循環利用系統,沼液沼渣當肥料

  2014年,蔣交到德國參觀學習,了解德國人是如何養豬的。回來後,他按照德國人的養豬模式,在山窩窩裏建起了兩層豬圈和封閉的養豬場。“建這種豬圈的成本比較高,每平方米達1000元。而普通的豬圈,每平方米只需300多元。”蔣交説。

  利用從德國學回來的技術,加上自己的傳統經驗,蔣交建起了豬排泄物循環利用系統。

  豬圈裏一層“水泡糞”,發酵到一定時間,就會被排放到沼氣池裏,産生的沼氣,可以用來做飯,沼液可以用來澆菜,沼渣還可以當肥料用。每年,他將沼液沼渣抽到山上去當肥料。“這裡的山比較貧瘠,沼液沼渣抽到山上都不夠用,全部都是自己‘消化’了。”蔣交説,有了肥料的林木,長得鬱鬱蔥蔥的,山裏的空氣也越加清新,這對豬來説,也是一件好事。

  網上賣豬肉,客戶遠至廣州上海

  除了建養豬場成本高外,蔣交對豬飼料要求也很高。“豬吃的五穀雜糧要達到人可以吃的標準。”蔣交説,為了不讓飼料受到污染,飼料經過粉碎後,自動按時投放到豬圈裏,不再經過人手。尋找好飼料,也是讓蔣交最頭痛的事情。他希望自己養的豬,能吃上安全的飼料。“吃了好飼料,豬身體好,抗病能力才強。”為了照顧好豬,蔣交專門請了一位獸醫。“不治已病治未病”,蔣交認為,豬在出現問題後就趕緊控制起來,不讓其發展,這樣豬就不需要吃抗生素了。

  由於對設施、飼料要求比較高,去年的低價讓他虧了不少錢。“每頭豬虧500元左右,比別人虧得多。”雖然錢賺少了,但蔣交堅持走自己的路。除了常規銷售渠道外,他還與朋友合作,在互聯網上賣豬肉,24小時內把豬肉送到客戶家。如今,廣州、上海都有他的客戶。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