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城市轉了一圈 她選擇回到果園
邵偉娣生於1987年,是浙江紹興人,父母以種植果樹為生。
在邵偉娣幼時的記憶裏,滿滿的都是父母在果園裏翻土、施肥、剪枝、採摘果子的情景。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她想要的,她不想像父母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
2008年7月,邵偉娣從紹興市越秀外國語學院畢業後,決定到外面去闖蕩。做過文員、銷售等工作,每月幾千元的工資,讓她覺得外面的生活並不如自己想象的美好。
回頭看看父母,靠10畝梨園,不僅悠閒自在,每年還有上十萬元收入,比打工強多了。“我如果種一些市場上沒有的新品種,是不是更有經濟效益?”她將想法跟父母一説,家人都很贊同。
邵偉娣開始上網蒐集資料。恰好有個朋友從山東出差回來,告訴她山東有個農産品果樹苗木的新品推介會,建議她去看一下。
正是在這個會上,一家農業研究所從芬蘭引進並經國內優化的最新水果品種——紅梨引起了她的注意。這種梨外形似蘋果,成熟後顏色為粉紅色。切開品 嘗,果肉雪白細嫩、酥脆、汁多、果核小,梨味十足,並兼有少許荔枝味。“耐儲存,可自然儲存5個月以上,適應性好,南北方都可種植,2-3年即可結果,盛果期可維持50年以上。”聽完專家一席介紹,邵偉娣動了心。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家研究所的育苗僅有20棵,且價格1萬元一棵,而一棵普通的梨樹苗才幾元錢。
引進紅梨新品種 她的種植基地擴大到全國
回家後,邵偉娣輾轉反側:到底1萬元一棵的苗木值不值?得市場説了算。
她特意到超市做了調查,結果發現,普通青皮、黃皮梨都在幾元錢一斤,國産紅皮梨賣10多元一個。“水果是剛需,10多元一個的梨有人買,我這梨 種出來應該不愁銷路。”因為父母不支持她冒險,沒錢買果苗,她找朋友借了20萬元。就這樣,她跟山東這家農業研究所簽訂了合同:對方提供技術,全程跟蹤指導,邵偉娣負責種植和推廣。
2013年4月,邵偉娣把20株果苗移栽到了父母的梨園裏。第二年,開花結果。看著一棵棵小樹上挂滿了蘋果形狀的紅梨,邵偉娣欣喜若狂。
紅梨單果重360克—400克,最大近800克。
市場檢驗的時刻到了。她把水果拖到農貿市場去賣,其他梨子5元一斤,邵偉娣的紅梨10元一斤。剛開始,人們覺得貴,少有人買,邵偉娣就把紅梨削成小塊,讓人們免費品嘗。結果,因為味道好,紅梨一搶而空。
後來,她到批發市場上批發,漸漸當地人都知道她賣的新奇水果,超市也找上門來,要求批量進貨。她給紅梨取了一個很雅致的名字:君睞紅梨。
看到市場越來越大,她決定培育小苗,擴大種植面積。
2014年,她用20棵引種苗,培育了約一千棵君睞紅梨苗。一些果品公司對這個新品種虎視眈眈,要買斷她的技術和所有種苗,被她拒絕。
這時候邵偉娣更有信心了,“專業人士要買斷品種,證明有前景”!今年,看到她賣的梨銷路好,附近農戶都改種這種水果。2萬棵君睞紅梨苗,以每棵150元的價格被搶購一空,除去3年的投資,她凈賺了200多萬元!
當地客戶絡繹不絕,連廣東、北京和陜西等地的客戶也慕名而至。
儘管有幾百畝的種植基地,但全國市場的訂單如此之巨,她開始想到發動周圍有地的農民都一起搞育苗種植,他們培育果苗,邵偉娣統一回收。這比單獨靠賣梨收入要高。
今年,她在全國各地開發種植基地,合理利用閒散的勞動力和荒置的土地合作種植育苗。近日,她的種植基地又開闢到湖北赤壁等地。
“到今年底,大幾百萬元的收益是有的。”邵偉娣高興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