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向環境要技術 向綠色要效益
“現在我們種出的煙可是綠色生態得很啊。”7月15日,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潤溪鄉白果村,村民周貴東正在學習培育蚜繭蜂,以期在今年煙葉種植時,能使用上這種生物防治方法來防治讓所有煙農都頗為頭痛的煙蚜蟲。
“從我們觀察的情況看,使用了蚜繭蜂的煙田,病蟲害發生率是明顯降低。”重慶市煙草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該市進行了6000畝的蚜繭蜂生物防治試點,通過對比,採用生物防治的煙田,病蟲害發生率較一般煙田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採取生物防治後,煙葉農藥殘留風險大幅降低,煙葉品質大幅上升。由於這種生物防治方法效果好,同時,在大規模推廣後,成本可下降至5——10元/畝,因此,很受各地煙農的歡迎。
在去年試點的基礎上,今年,該市將專門安排資金,在彭水、巫山等地建立一級擴繁大棚,使蚜繭蜂生物防治面積達30萬畝,佔全市煙葉種植面積的50.4%,2017年全市推廣面積預計達到100%。
這是重慶市煙草公司推廣的眾多綠色生態種植技術中的一種。相關負責人介紹説,近年來,重慶市在煙葉種植過程中,採用以土壤保育、生物防治、太陽能烤房等為代表的綠色生態種植技術,總推廣面積已達50余萬畝。這些技術不僅減少了污染、降低了能耗,還增加了煙農收入。
早在2011年,重慶市煙葉産業在開展標準化生産體系建設時,就積極推行煙草良好農業規範(GAP)生産體系,對行業員工、煙草合作社和煙農分層開展培訓,嚴格規範各環節的生産技術和用肥、用藥、用水等行為,保障原料的“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目前重慶市煙葉生産GAP實現了全覆蓋。
隨著合作社推進生産技術的規範化、標準化和體系化,煙葉産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提升,煙葉生産勞動強度降低了,煙區煙農的生産生活條件也得到了顯著改善。在此基礎上,重慶市煙草公司積極探索煙葉産業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發展之路。
前段時間,武隆縣和順鎮的青木池烘烤工場裏隱隱傳出“嗡嗡嗡”的機器聲,煙株殘體無害化處理制肥機在這裡安家落戶。武隆煙草分公司從煙稈開始,將煙草廢棄物製作成煙葉生産所需的有機肥,實現真正的“取之於煙、用之於煙”。目前,已生産出第一批煙稈-油枯有機肥,總計10噸,其成本不過500元/噸。
同時,重慶市大面積推行“綠肥”種植,在煙田裏種植油菜和黑麥草,在其收穫後,直接將秸稈翻壓還田,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機質。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進行“綠肥”種植20余萬畝,大大提升了這些煙田的種植效能,煙葉的中上等比例也由2009年的78%提高到如今的90.69%,僅煙葉等級的上升,就使煙農每畝增收500元左右。
在白果村,記者見到了去年剛剛建起來的、以太陽能和電能為主要能源的新式太陽能烤房。從外表看,與一般烤房唯一不同的就是,房頂上安裝有不少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烤房是全智慧化的,與傳統烤房相比,現在,一個人就可以管理30個太陽能智慧烤房,按照市場價100元/天計算,烤煙30炕,就可以節約人工成本2萬元左右。而且由於可自動調節溫度和濕度,其烤煙的質量也大幅提升。
“今年,我們的目標是改造145座傳統烤房。”重慶市煙草公司負責人稱,目前,該市已經制定出了全市煙葉烤房的改造計劃表,按照該計劃,三年內,將投入近10億元,對全市2萬餘座集群烤房進行清潔能源改造,以進一步降低能耗,促進環保,提升煙農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