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洽灣鎮前江村,雖然自2014年7月份開始,政府給村子投放了12個綠色垃圾桶,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只能將垃圾堆放在門口的現象,但穿村而過的小渠內依然遍佈著五顏六色的塑料袋,村口的池塘邊也堆滿了腐爛的當地特産蜜桔,遠遠地便能聞到臭味。
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鄉付灣村裏有個天然形成的大坑,那裏也因此成了村民們的垃圾場,大家把自家的垃圾都倒在這裡,一到夏天,這裡蚊蟲孳生,氣味熏人,離垃圾堆最近的村民家苦不堪言,大概三四個月或者半年,村裏才會找人清理一次。
河北名城承德市的農村也在深受垃圾圍村困擾。如承德虎溝鄉劉家店村的公路邊,每間隔500米左右就有個垃圾堆放處,食品包裝袋、柴火灰、果皮、玻璃瓶等生活垃圾散落一地,車輛一過,塑料袋、灰土隨風飛揚。雖然村裏一年出2萬元左右雇了3個人定期打掃公路,運走垃圾,但因為沒人監管、督促,基本每半個月到1個月才清運一次。
垃圾分類是個難題,在農村就更談不上。農民通常採用粗放式的處理方法:就地掩埋或者集中焚燒,二者都不可避免地會給村民帶來很多危害。比如,農村有毒有害垃圾較多,隨意丟棄在田間地頭、河水裏,就會造成環境污染;垃圾長時間堆放,經雨水浸泡後,一些有毒有害物質會污染水源和土壤;垃圾露天堆放極易孳生蚊蟲、招來老鼠,成為疾病傳染源;農民焚燒垃圾時釋放出的強致癌物二公式英不僅污染空氣,更對農民健康不利。
同樣令人憂心的是,部分基層政府雖然已經意識到了垃圾圍村問題的嚴重性,也積極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但由於處理方式多有不當,反而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機會。比如有些基層政府在公路兩邊建了一些垃圾池,鼓勵村民們將垃圾集中放入池內。但垃圾池建了,卻無人管理或者疏于管理,導致無法做到及時清運垃圾,造成公路兩側沿線垃圾遍佈,不僅影響村容村貌和鄉村整體環境,而且成為更大的污染源。此外,在部分地方,政府投入幾千萬設立了小焚燒爐,但因設備及技術水平有限、垃圾燃燒前未經分類、垃圾焚燒過程中未對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有效處理等原因,導致了鄉村大範圍的空氣污染。
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58.8萬個行政村中,對生活垃圾進行處理的僅有21.8萬個,佔37%;有14個省不到30%,有少數省甚至不到10%。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王寧介紹,我國農村有6.5億常住人口,年産生活垃圾約1.1億噸,其中有0.7億噸未作任何處理,佔總量的63.6%。可見農村垃圾處理問題迫在眉睫。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説:“以垃圾、污水為重點加強環境治理,建設美麗宜居鄉村。”2014年5月2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全國農村居民住房、飲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人居環境基本實現乾淨、整潔、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宜居村莊”的目標。可見,中央政府對農村垃圾處理問題是關注的,對農民生活和健康問題也是重視的。而要完成這一目標,科學、合理地解決農村生活垃圾問題是重中之重。在此,建議政府高度重視農村垃圾治理問題,儘快出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標準,科學建設相對集中的垃圾處理設施,建立政府主導、農民參與、社會支持的資金投入機制,並設專人進行長效管理。我想,只要做到有制度、有資金、有理念、有專人管理,解決農村垃圾處理問題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