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不做官回村種柑橘 四川一個退休廳官的創業經

三農 中國青年報 2016年03月24日 09:1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皮膚曬得黝黑,鼻樑上架著厚厚的近視鏡,這兩個不太協調的特徵同時出現在范敬超身上。四川井研縣集益鄉繁榮村的村民都喊這位有些奇怪的農民——“范廳長”。

  回鄉當農民之前,范敬超的名字前曾有過很多頭銜。

  21歲走出農村,從政近40年,職務曾至廳級,他卻作出一個眾人不解甚至反對的決定:放棄組織安排的省政府參事室主任的職務,獨自回到家鄉繁榮村。這位時年60歲的老幹部要“幹一件大事”——種柑橘。

  埋頭8年,在范敬超的帶領下,當地柑橘園的種植地域已覆蓋集益、研經等4個鄉鎮的19個行政村,面積達10100畝,投産果園每畝平均收益1萬元左右。但是最讓他得意的是,“村民終於信我了!”

  回鄉當農民

  不做官回村當農民的想法,范敬超醞釀了不止三兩天。

  曾在四川省農業廳、省水利廳、省政府救災辦等部門任職的范敬超,幾乎始終在跟“三農”打交道。他走訪過210多個基層縣市,還到日本、以色列、美國等多個國家探訪現代農業發展,寫出不少如何發展農業的調研論文。

  相比在外調研所見,每年回老家看到的場景都讓范敬超感到心酸,“那時村裏的路沒修,下雨天泥過腳踝,勞動力都出去打工了,田地撂荒,到處都是空房和荒山,感覺家鄉與外面世界的差距越來越大。”

  早在2007年年初,范敬超就已作好退休後回鄉搞現代農業的準備,並讓老家的姐姐先行作些嘗試——養鴨、兔和魚,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同年在四川仁壽縣的一次調研,讓范敬超眼前一亮。他在當地發現一位名叫徐文科的“創業能手”,在這位能人的帶領下,當地一種名為“清見”的雜交柑橘種植面積已擴展到近萬畝,每畝産值高達1萬元以上,甚至出口到越南、新加坡等國。

  “徐文科帶領鄉親發展現代果業的事,為我提供了一個現實版的成功案例。”與徐文科的交流,讓范敬超躍躍欲試,“我們老家的氣候、地形、土壤等條件跟仁壽縣非常相似,為什麼不能試試?”

  當時組織上正想安排他到省參事室主任的崗位上發揮餘熱。“可是我想回村當農民。”范敬超果斷回絕了組織安排,多次溝通後終於得到理解。

  2008年,這位“廳官”如願回鄉了。

  重重質疑受委屈

  這個多年不幹農活的老幹部,是一個人回去的。

  “當時家裏人都反對。”從政期間范敬超就因頻繁的地域調動與家人聚少離多,“退休後放著好好的晚年不休息,非跑去農村幹啥?”“你一個回鄉,在村裏的基本生活都沒保障。”家人極力反對。

  對沒有任何柑橘種植經驗的范敬超來説,回鄉的阻力還不止這一點。“你官當得好好的,還願意回來當農民,還説是來扶貧的?騙人的吧?”對范敬超回村張羅種柑橘的舉動,村民們並不理解。

  土地流轉是建果園首先繞不開的問題。由於種植對交通、産業幹道和蓄水池的需求,部分田地會被硬化,招來了部分村民的抵觸,甚至有人説,“你這樣弄壞了我們的風水。”

  “當時村裏不少人覺得一個60歲的人,萬一幹了兩年弄砸了,我們的錢和地怎麼辦?大家都有顧慮。”范敬超的鄰居劉明珍説。

  面對質疑,范敬超挨家挨戶地與村民溝通,不斷解釋建果園的好處:不操心也能每年領土地租金、家門口就有就業崗位、村裏條件得到改善,最終才獲得普遍支持。

  修路的事,從規劃指揮、到協調建設,范敬超一手操辦。

  眼看著道路一點點修好、果園有了眉目後,范敬超從外地請來了18位懂種植的技工。他從此開始了每天早上5點起床給工人做飯的生活,“不通天然氣只能燒柴火,一邊給灶下添柴,一邊趕緊到鍋裏鏟兩下”。忙完家務就和工人們一起扎到果園裏。

  創業以來,范敬超“每天在果園至少步行10公里到處解決問題”的習慣一直延續到今天。“最初只有505株‘清見’樹,現在柑橘園的面積已達到10100畝,我們計劃2016年再增加6000畝左右,達到1.6萬畝。”范敬超指著辦公室裏“十年發展繪藍圖,百村行動産業興,千山巨變成果園,萬眾致富建新村”的標語,興奮地告訴記者。

  村民對這種變化的感受深刻,“以前村裏山上基本‘遠看綠油油,近看沒搞頭’,到處是被撂荒的田地。”84歲的村民張安常説。如今從成都市沿著213國道去往井研縣城的路上,巨大的“橘夢園”招牌引人注目,順著招牌一路走去,果樹上挂滿包著紙膜的金色柑橘。

  范敬超回鄉種柑橘的事被媒體首次曝光後,備受讚譽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質疑——“你的項目資金怎麼弄來的?”“肯定在任時又是個貪官。”

  聽到這些指責,范敬超覺得很委屈。“啟動時的10多萬元資金是我的積蓄,果園面積擴大到100畝的時候,找親戚朋友東拼西湊來幾十萬元”。果園擴展至600畝的時候,范敬超又動員家人賣掉了在成都的房子和父親在樂山的房子。

  “這樣一來,家裏關係更緊張了。”范敬超的妻子只能搬過去和女兒一家住,2015年退休後才搬到村裏與他一起住。“她覺得因為這些報道,我做的事成了個吃力還不討好的事,吃了苦卻又莫名其妙給自己抹了黑。”范敬超苦笑説。

  鼓勵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

  1969年,范敬超高中畢業走出村子,成為民辦教師,後轉為公辦教師,又到廣播站工作,此後踏上了仕途,從科級、處級、直至廳級。雖然好不容易“走出村子又走回來”的舉動讓旁人不解,但在他看來是件很自然的事。

  范敬超不止一次地向記者提到紅旗渠,他一直將帶領全縣用10年建成紅旗渠的楊貴視為偶像,“他的責任擔當實在了不起。”范敬超説,“參加工作多年,每次回家都深感家鄉的落後,若不能用自己的能力,通過探索現代農業來改變家鄉面貌,就太可惜了。”

  談起當地的發展模式,他思路清晰:“2/3的四川人生活在丘陵,丘陵地區人多資源少。當今農村,面寬量大,普遍存在‘3大難題’:傳統種植業效益低下,留不住年輕人;農村勞動力日益老化;撂荒地越來越多。我的家鄉在這3方面都有代表性。這些問題的破解出路就是現代農業。”

  回鄉8年多,范敬超每年有超過300天都在鄉下。為帶動村民一起致富,2011年他發起成立雜交柑橘專業合作社,根據“業主開發,專合組織服務,農民種管致富”的理念,村民們以土地入股,旱澇保收領租金。

  村裏60多歲的老人也跑來合作社工作。為了照顧孫子,方幼華放棄打工來果園工作,“小孩白天上學,我來果園上班。時間很靈活,在家門口就能掙錢。”在專業合作社工作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可達兩萬元。

  看到日漸良好的收益,村民開始自願把土地交由合作社成規模地種植柑橘。范敬超還通過“畜(禽)——沼氣——果(魚)”循環産業,實現清潔生産。幾年時間,村裏新修了十幾個水塘,現代化農用機械設備的購置和使用讓生産效率有了大幅提高。

  合作社的成員從最初的5人壯大到1600多人,並帶動附近村民成片種植柑橘,為産業覆蓋區農民人均增加5000元以上純收入。

  范敬超的中學摯友、目前該村果園承包業主之一週澤文,給他起了個綽號——“司令”。談及柑橘的銷售問題,“司令”並不著急:“目前産出的柑橘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以後産量再擴大,電商會成為我們的重要銷售渠道。”

  “如今的果園除了自己管理、業主託管給我們種植的外,多是一些有志業主來村裏承包的。”范敬超説,先後已有十多批次的業主前往當地承包果園,還有30多名當地年輕人返鄉就業。

  “看到村裏變好了,又考慮到帶孩子的問題,我也回來工作了。”曾長期在外打工的曾容告訴記者。

  范敬超認為,現代農業的關鍵在於解決人的問題,“發展之所以艱辛,關鍵在於缺乏領頭人,思想觀念要轉變。産業覆蓋到哪,哪才有發展的希望。應該鼓勵更多年輕人回鄉創業&&致富,否則農村就沒有希望。”范敬超呼籲,“我一個60多歲的老頭,只是給大家作一個現代農業發展的示範,年輕人回鄉,會大有作為。”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