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3月14日,在金秀大瑤山西麓的小六山水庫,養魚人閉禮山忙著指揮工人捕魚。當天,兩輛大貨車滿載活魚,運往來賓和柳州。這次捕魚1.2萬斤,每斤5元,閉禮山收穫6萬元。談及20年的養魚經,閉禮山感慨頗多。
初試養魚顆粒無收
1995年,在金秀瑤族自治縣頭排鎮六山村,從廣東務工返鄉的青年閉禮山看中村後一個小型水庫,水庫有山泉水和地下泉水補充,還有不少野生小魚。沒有養魚經驗的閉禮山大膽承包了這座約60畝的山塘水庫,開始了漫長的養魚生活。
“這個年輕仔瘋了。”村裏人認為,閉禮山承包這個不通路的山塘水庫搞不出什麼名堂。但閉禮山信心滿滿。第一年,他投放幾千尾兩指大小的魚苗進水庫,並花費兩萬多元修通村裏通往水庫的路。到了捕魚的季節,他把水庫裏的水排放得將近見底,卻沒有收穫一條大魚。閉禮山被村裏人笑話:偌大的山塘水庫連一條魚都沒有。
閉禮山認為,第一年是因為自己沒有經驗、管理不好才沒有把魚養成。第二年,他繼續投放魚苗,定時投放飼料並加強管理。到了捕魚季節,閉禮山承包的山塘水庫還是沒有魚。
“魚到底去哪了?”閉禮山開始找原因。“你的魚苗跑了。”第三年投放魚苗不久,有村民告訴閉禮山,説他的魚苗順著出水口跑了。閉禮山趕緊用柵欄把出水口堵上。晚上,他在水庫出水口蹲守,發現小魚還是順著流水“出逃”。原來,柵欄間隔是兩厘米,小魚輕輕鬆鬆就能“越獄”。
連續三年,閉禮山養魚失敗,連飼料錢都還不起了。
幫人喂魚“偷”經驗
第三年,閉禮山離開村子,到柳州郊區一個養魚場免費幫別人喂魚。經過交談,閉禮山學到不少養魚經驗:“兩指大魚苗最愛跑,往上遊或順水遊的都有。要攔住逃跑的魚必須用更小口徑的網。”
閉禮山不僅去柳州,還到廣州學習養魚,並掌握了魚苗的養殖技術。
1998年,學成歸來的閉禮山回到六山村,另外承包20畝水田,專門搞魚苗養殖。“三寸、四寸、五寸、八寸……”閉禮山説,八種不同規格的魚苗,一年可以分幾次投放,還可以賣給其他養魚戶。投放魚苗到水庫前,閉禮山在出水口打入一道20多米長、15米深的樁柱,並拉起口徑僅1厘米的網做屏障。為防小魚往上遊逃跑,他在進水口也打樁拉網。
這一年,閉禮山養魚成功,捕獲不少魚。
摸索中不斷收穫
在水庫裏捕魚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冬季捕魚,泡在水中很冷。”“出太陽時捕魚,人被曬得火辣辣的。”利用山塘水庫養魚,別的地方沒有這樣的經驗,閉禮山只能自己摸索。
一次,參觀柳州養魚場後,閉禮山買了一張長20米、寬20米的大網。“現在這張網就沉在水庫底下,要捕魚的時候,投放魚料把魚引進網中,然後人工把大網四週抬高,就可以輕鬆捕魚了。”
今年,通過當地政府的協調,電網改造時,小六山水庫連上了三廂電,捕魚實現電力拉網,省了不少人工。這幾年,閉禮山的山塘水庫每年産魚量穩定在8萬斤左右,還帶動周邊一些養魚戶。
閉禮山在頭排鎮有一處佔地約200平方米的臨街房子,記者在一樓看到,約200包魚飼料堆在一角。除了自己用的魚飼料外,他還向附近桐木等鄉鎮的養魚戶供應魚飼料。
閉禮山説,養了20年魚,自己不斷鑽研“魚經”,對於現在一些大城市高密度養魚的方式並不認同。他認為,合理地投放魚苗,不僅能避免水污染,還能養出高品質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