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蒜”準市場讓脫貧致富更精準

三農 濰坊新聞網 2016年03月04日 12:5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春的大西邵村告別了往日的寂靜,開始了不同以往的忙碌,村民們精神抖擻,或在大棚,或在農貿市場,開始了新一年的奮鬥。通過近兩年的努力,這個位於峽山區王家莊街道的貧困村,算準了市場,大面積種植大蒜、蒜黃,實現脫貧致富。

  “去年,我們村僅蒜黃一項就收入120萬元。”在大棚裏忙著收割蒜黃的村民麻傑告訴記者,過去他們只會種糧食,缺少産業、技術支撐,一直處於貧困線下。在有心人和有關部門的指引下,這個村轉向發展蔬菜種植,主攻大蒜和蒜黃,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種植專業村。

  “主要的客戶是壽光、安丘、膠州,每天下午都會準時過來,每天都要賣出幾千公斤,而且合作社統一化種植、管理,産量和質量有保障。”翟天斌是該村第一個種植蒜黃的農戶,五年前他在從事農産品收購業務時,發現商機,改行開始種植蒜黃,一試成功,率先致富,現在已建立了6個大棚。

  有了典型引領,村民也就有了嘗試的方向,在翟天斌的帶動下,村裏先後有30多戶村民開始種植蒜黃。他們根據市場需要,成立了悅濤果蔬專業合作社,從大蒜採購、育苗、技術、設備購買、銷售等整個環節建立起完善的配套指導服務體系,抱團發展,形成了從西邵村為中心,輻射周邊多個村莊的蒜黃種植熱潮。

  “蒜黃生長過程中不能見光,要用節能燈照明作業,不然就會變色,價格會減半;再就是要及時通風、清除廢料,維持濕度和溫度,保證溫度在15到18度之間,不然蒜黃的生長會很受影響,價格最好的就是生長到45到50公分左右的蒜黃……”當談起蒜黃種植的竅門時,翟天斌打開了話匣子,他告訴記者,合作社會給社員提供技術指導,新社員有什麼技術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直接諮詢他們,他們也會定期進行培訓,服務直接到地頭。受良好的自然環境影響,這裡的蒜黃質量好、産量高,深受市場歡迎。

  蒜黃種植的成功,同時帶動了周邊的大蒜種植,該村300多戶,現在家家戶戶都種大蒜,每畝能産2噸多。2015年,通過大蒜種植,每戶增收一萬多元。“除種植大蒜,我們還可以到合作社打工,運蒜苗、清蒜渣,一個月下來能賺2500元。”村民李秀琴高興地説,現在她可是“雙職工”。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