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互聯網+農業”大潮來襲,給農業帶來了巨大機遇。但是在一片熱潮中,有些問題也亟待思考和解決。“互聯網+”究竟會在農業加快實現現代化過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農民將如何在互聯網介入的産業鏈中分享發展紅利?政府在其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北京積極推動“互聯網+”與農業生産、經營、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融合,其“互聯網+農業”發展模式和路徑,或許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看大屏幕種地,減少六成以上水肥
在通州區臺湖鎮的金福藝農科技園裏,每個大棚裏都裝備有各種傳感器,實時測定大棚內的溫度、濕度等7項指標,然後無線傳送到監控平臺。工作人員坐在監控中心通過大屏幕就可以了解大棚裏的各種狀況,輕點鼠標,就能為農作物調節溫度、澆水施肥。技術負責人孫銳介紹,園區通過物聯網技術應用,水、肥等使用量減少60%,用工減少70%。
從2010年開始,北京在13個郊區縣的50多個農業生産基地,開展農業物聯網應用示範工作。比如順義糧食萬畝示範方借助物聯網、北斗導航、4G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節水節肥,降低勞動力成本,效益十分明顯。
但與此同時,物聯網應用也面臨著設備成本高、比較效益低等問題。以金福藝農為例,公司一年的農業收入為3000萬—4000萬元,物聯網建設投入就要700萬—800萬元,每年的運行維護費用也需10萬—20萬元。“物聯網不像化肥和農藥那樣能直接産生效益。”孫銳表示,對效益不高的農業企業來説,物聯網投入壓力巨大。
北京市副市長林克慶認為,真正要凸顯物聯網的效益,關鍵要擴大運用規模,平攤使用成本。面對不斷上升的勞動力成本,如果技術裝備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物聯網將在農業生産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久前,北京市農委聯合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關於推進“互聯網+農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全市“互聯網+農業”的重點任務和努力方向,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完善提升萬畝示範方模式,打造一批實施物聯網技術的種植業示範點,最終實現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播種、灌溉、施肥等精準化作業。
鼓勵農民“觸網”,但並不見得每戶農民都去自己開網店
不怕種不好,就怕賣不掉。農産品價格低、銷售難一直是困擾農民增收致富的“老大難”。
“從供給端看,北京有大約80萬畝的糧食、60萬畝的蔬菜、100萬畝的瓜果,總共200多萬畝耕地。從需求端看,僅北京市就是一個有著2000多萬常住人口的大市場,可就這樣我們的農産品還存在滯銷問題,更別説優質優價!”林克慶説。
北京市農委産業處處長任志剛認為,改變這種局面一方面要加快轉變農業的經營方式,由傳統農業一家一戶的經營為主,轉到現代農業專業化分工、集約化生産、品牌化營銷上來。另一方面是要大力推進農産品和農業生産資料等電子商務的發展。
在密雲縣河南寨鎮,80年後青年孔博開辦的淘寶網店“密農人家”,連續3年位居淘寶網生鮮蔬菜類北京市場第一名。2015年的營業收入達到1080萬元,一舉解決了當地農民的銷售難題。
“我們並不贊同每戶農民都去開辦網站,但是鼓勵他們‘觸網’,比如通過專業電商、微博、微信等各種互聯網手段推介自己的産品,力爭好收成有個好收入。”任志剛説。
隨著京郊農民紛紛觸網,如今平谷大桃約有20%的産量實現網絡銷售;昌平40個蘋果專業合作社的果品通過電子商務銷售一空;延慶縣北菜園農産品産銷專業合作社已實現電商銷售額500多萬元,佔全部銷售收入的近60%。
與此同時,多家企業正在搭建全國行業的垂直電商平臺,如大北農旗下的豬聯網推出了生豬交易平臺、偉嘉集團正在打造全國蛋雞綜合服務電商平臺。任志剛説,我們的目標是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互聯網應用農業企業,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普及率達90%,互聯網渠道銷售北京本地農産品佔比超過30%。
用大數據服務,讓農民找到市場,市場也能找到農民
在順義區大孫各莊鎮,當地農民成立了綠奧蔬菜合作社,産品定向銷售給北京天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社每年銷售的蔬菜達300多萬公斤,佔7個村蔬菜總量的3/4。
與傳統模式不同,當地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實現以銷定産。“我們利用大數據,結合設施類型、地域等因素,為農戶計算種植時間,並給出種植面積的生産建議,做到以銷定産。保證農戶産多少賣多少,並且做到優質優價。”北京天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源説。
“農村最需要的服務就是信息服務,讓農民找到市場,市場也能找到農民。”林源認為,大數據的應用,將生産者和消費者聯結起來,改變了農民盲目跟風的問題。
“互聯網+農業”能否落地,大數據是關鍵,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是各級政府推進農業信息化必須解決的問題。然而,我國農業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缺乏頂層設計,造成盲目建設,“信息孤島”現象較為普遍。
“從2003年起,北京就開始持續推進‘221信息平臺’建設,實現了15個涉農部門、13個郊區縣‘三農’信息共享。其中,僅農村經濟基礎數據庫數據量就達到30億條。”北京市城鄉經濟信息中心黨支書記馬俊強介紹,在211信息平臺的基礎上,北京又搭建了221物聯網監控平臺。這個平臺在設計初期就秉持著開放的態度,為新增模塊嵌入預留了端口,只要技術路線一致,不論是否為試點企業,都可接入平臺。
“十三五”期間,北京將以“221”信息平臺為基礎,借助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建設市級農業大數據中心,實現各類數據跨行業、跨地域採集、匯聚、加工分析,通過互聯網及時推送給用戶端,來更好地引導農業的生産經營活動。
任志剛介紹,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生産者定位消費者的需求,再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去組織農産品的生産和銷售。“簡單地説,農民通過大數據就能決定農作物種植品種和面積,改變過去靠經驗、憑感覺的盲目局面,減少同質農産品扎堆上市、惡性競爭的現象。”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還將在現有農産品質量安全信息管理平臺的基礎上,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農産品質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覆蓋監管和雙向信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