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飽經霜雪奮力爬 種出名貴烏天麻

三農 重慶日報農村版 2015年11月27日 09:3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采收天麻。

  貧窮(Poor)、饑渴(Hungry)和發奮(Driven)(“PHD法則”),這三要素很可能成為你成功的基石——在雲陽雲峰山,就有這樣一個勵志故事。

  這故事講述了貧窮青年張成生演繹的“PHD法則”成功之路,他歷時十多年冰天雪地磨礪,最終培育出天麻素含量達國標8.2倍的名貴天麻,所創品牌獲“中國最具影響力産品品牌”和“重慶市名牌農産品”稱號。

  與“神奇”烏天麻結緣

  雲峰山海拔1809米,為雲陽縣最高峰,冬季被冰雪覆蓋。時下,山裏原本已進入冬閒,村民卻忙得熱火朝天,採挖一種“貴似黃金”的烏天麻。今年,預計産量達1500噸,市值1.5億元。

  一座偏僻大山,為何有如此巨大的“造金能力”,張成生是一個傳奇的締造者。

  1988年,張成生高中畢業。由於家庭貧寒,懷揣著父親借來的180元錢,跟大哥到奉節做中藥材生意。後來,他又隻身前往湖北宜昌打拼,憑著誠信經營,他很快在宜昌中藥材市場立住腳。

  經營中,張成生發現烏天麻藥用價值極高,價格是普通紅天麻的好幾倍,只是貨源奇缺。1997年,回家收購藥材時,他無意中收到一株,是一個藥民轉山時意外採挖到的。關於這種天麻,當地人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説——據傳,它會飛、會跑,到晚上還會發光,只有運氣特別好的人才能碰上它。

  “既然雲峰山能長出烏天麻,我為何不能對它進行人工種植呢?”張成生大膽的想法,即刻遭到家人強烈反對。“那東西可遇不可求,沒聽説有人能成功種植”,“你現在條件已經不錯,沒必要再去冒險”……

  多年風雪磨礪煉真金

  “別人不敢嘗試,恰好證明了它的稀缺。”張成生不顧家人反對,固執地開始了他人工培育烏天麻之夢。

  一無種源,二無技術。他首先找到一家相關植物研究所,希望購買種子與技術,卻遭對方回絕。

  然而他並沒因此動搖決心。他跑到各大書店,購買天麻種植技術類書籍,自學鑽研;找有經驗老藥農,拜師取經;進入雲峰山深處,找到野生烏天麻生長的地方,搭個小窩棚,詳細記錄、觀察和研究野生烏天麻的土壤、溫度、濕度、日照條件等。

  1999年,在經歷兩年的籌備後,張成生押上全部家當,在雲峰山上租了400畝土地,開始規模種植。

  不過,由於技術不過關,天麻大面積死亡,僥倖存活下的也只長葉子。他的第一次嘗試就血本無歸,還欠下大量債務。

  面對絕境,他沒有退縮,而是在基地搭起茅草屋,常年守候天麻,飽經霜雪。

  2007年,在數百次失敗和攻堅克難後,他終於摸索出一套烏天麻種植技術。

  品牌打造就像翻高山

  之後,再經數年的技術創新和改進,張成生模擬野生環境種出來的烏天麻,經中國藥檢檢測,天麻素含量高達1.64%,是國家基礎標準的8.2倍,位列全國第一。在全國中藥材採購會上,他培植的雲陽烏天麻更是賣出最高1.2萬元/斤的天價,轟動國內業界。

  如今,張成生創辦的重慶渝峰農業産業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已建立起1.4萬畝烏天麻種植基地,帶動周邊2900多戶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左右。

  他打造的“渝峰”牌烏天麻也由此獲得“中國最具影響力産品品牌”、“重慶市著名商標”、中國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等諸多金光閃閃的頭銜。雲陽縣也因此獲得“中國烏天麻之鄉”、“雲陽烏天麻國家地理保護標誌”等稱號。

  “農産品的品牌打造之路,就像翻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只有最堅毅的登山者,永不停下腳步,才能欣賞到山頂的風景。我在20年的烏天麻人工培育生涯中,中間哪怕有一絲動搖,或許就沒有今天的成績。”張成生充滿感概地説。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