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抓好糧食生産的幾項措施

三農 中國農業推廣網 2015年11月25日 10:5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榆樹市糧食總産從2000年的162萬多噸,到2006年的239.5萬多噸,呈逐年遞增趨勢。2008年達到了222萬多噸,再創歷史新高,一躍成為全國産糧大縣之一。真正實現了糧食增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這些年我們在技術上重點抓了以下幾項技術措施:

  1、重點抓好三大技術補貼工作

  (1)赤眼蜂防螟技術。2005年完成防螟面積80萬畝,增收糧食3400萬斤,增收1600萬元。投入産出比達到1:18.5。2006年85萬畝。2007年82萬畝每年財政投資不少於10萬元。

  (2)農田滅鼠技術。2006年,根據農業部門的調查,針對田鼠密度大,危害重,損失糧食多的實際問題,對所有的旱田、林地、荒地和農民生活區進行了一次性統一滅鼠活動。全市農田滅鼠實際完成500萬畝,防治效果達到80%以上。減少糧食損失1.8億斤,增收9000萬元,投入産出比1:17.2005年400萬畝,2007年454.4萬畝。每年,農業部門要及時對田鼠密度進行測試,給市委、市政府提供數據,各鄉鎮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下統一行動實施滅鼠工作。

  (3)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005年全市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0萬畝,財政收入9萬元,測土樣和施肥卡各3000份,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工程的實施,畝節約生産成本8.8元,全市增産糧食750萬斤,增收750萬元。投入産出比1:22。2006年45萬畝,2007年40萬畝,每年都要進行辦班培訓,提高科技産量、節約成本,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增施有機肥。由於肥源充足,加之廣大農業科技者的大力宣傳和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近幾年來廣大種植戶對農肥積造有了更深的認識,平均公頃試農肥總量達到10立方米以上。

  沼氣渣還田。新農村建設已在我市開展起來,各鄉鎮的大中小型沼氣池已在陸續建設,一部分以發揮效應。沼氣渣是非常好的有機肥,利用好沼氣渣,可使公頃農肥量達到30立方米,同時可減輕農村環境污染,又可提高地力,減少化肥的投入,降低生産成本,提高糧食産量和質量。

  推廣根茬還田。過去,榆樹利用農業機械化的優勢,每年旱田作物秋季都實現根茬還田,一方面,疏鬆了土壤,另一方面增加了土壤有機質。但從今年秋季看,由於柴油價格持續上漲,平均每公頃翻地比去年增加120元以上,平均公頃除茬比去年增加80元以上,農民難以承受,為此財政拿出大筆資金,按照農民翻地和除茬面積給與適當的補助,解決了當前大量農業機械閒置和謀求農業長遠發展的迫切課題。

  防止土地沙化。加強林帶網絡建設,對沙化嚴重的地塊,必須採取統籌規劃,栽種防風固沙林。

  2、結合農業科技入戶工程項目和新型農民培訓項目,加強農業科技培訓工作,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榆樹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按著省委提出的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抓萬戶、促增收”活動的要求,在大豆、玉米、水稻生産區抓10個鄉(鎮),開展大豆、玉米、水稻科技入戶工程,重點抓好科技示範戶1000戶,輻射帶動2萬農戶。我們在全市抽出100名農業科技人員下鄉、進村、包農戶,在每個農時季節都深入到田間、地頭、農戶,進行技術指導,開通農業技術服務熱線,並將工作人員的手機號碼留給農民,便於隨時解決生産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為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制定了科技入戶工作方案,並與考核獎勵、評優、晉級的崗位責任制挂鉤。真正把農業增産及增收技術知識傳授給農民,切實解決最後一公里技術推廣不到位的問題。

  2.1 充分利用現有骨幹科技人員,搞好培訓

  我市共有農業科技人員500名,其中“高級農藝師”100名,“中級農藝師”230名。農業局要組織科技骨幹,利用冬季農閒時間,對鄉、鎮、村、組的骨幹進行培訓。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獨立工作的能力。再由鄉鎮農業站科技人員與鄉、鎮、村骨幹採取集中辦班與分散辦班結合的形勢,宣傳普及到千家萬戶

  2.2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建立農業信息平臺

  每年通過廣播、影像教學、電視等手段對農業科技知識進行講座,按照農時季節印發有關的農業科技資料,併發放到農民手中。同時建立農業信息網,為農民搭建信息平臺。從而提高農民的科學種田水平和掌握市場信息等知識,最終實現依靠科技致富的目的。

  3、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進程,大力推廣全程農業機械服務

  從2004年開始,省裏先後投資1000萬元,農民自籌500萬元,用於示範區建設。其中:弓棚鎮春陽鎮和五棵樹鎮合發村共投入資金190萬元,用於農機具購置和庫房建設。另外省農發辦又為先鋒鄉民全村投入500萬元的示範區建設資金。現在,三個示範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農機具配置、使用和農機化所帶來的效益,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

  3.1提高了生産力水平和工作效率

  例如2006年由於春季連續降雨,我市玉米播種大多數鄉鎮比2005年推遲了5天,而弓棚鎮因為有75台鏈軌和910台小型拖拉機,僅用了四天,便完成了全鎮的14456公頃的玉米播種任務。播種時間沒有推遲,還搶佔了最佳時間,達到了一次播好種、一次拿全苗。

  3.2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

  全程的機械化生産和專業化的服務,使農民種地成本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下降,人們的剩餘勞動時間就越來越多,為搞其他産業和外出務工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農民致富打下堅實的基礎。

  3.3加快農機化發展,提高農機整體服務功能

  重點抓好百萬畝全程農機化示範區建設,推進規範種植業發展和糧食生産節本增效。

  4、普及推廣優良品種工作

  重點推廣了高澱粉玉米、高油大豆、優質水稻種子推廣工程。全市推廣“三大作物”種子全部達到國標二級以上,推廣高澱粉玉米種子不少於玉米種子總量的70%;高油大豆種子達到90%;優質米水稻種子在江河水灌溉區全面推廣,全市供應種子全部實現良種化,推廣普及率達到100%。

  5、重點抓好病蟲草害的控防工作

  抓好植物保護工作,是農業生産中減少病、蟲、草、的危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關鍵措施之一。

  (1)推廣種子包衣技術。玉米、大豆種子全部實行種子包衣,切實減輕地下害蟲的危害,確保了苗齊、苗全、苗壯。(2)推廣化學除草技術,旱田農作物藥劑除草面積要達到80%以上,水田化學除草面積要達到100%。以減輕農民勞作程度,降低生産成本,提高除草效果,促進增産增收。(3)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玉米推廣大小斑病、根莖病防治技術;水稻推廣負泥蟲、潛葉蠅、水稻二化螟、水稻立枯病、惡苗病、稻瘟病防治技術;大豆推廣菌核病、蚜蟲、食心蟲防治等技術。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