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嶼頭鄉紫菜養殖日漸衰退的時候,他帶領着協會會員和村民,引進品種優質的新苗,闖出了紫菜養殖的一片天。他就是嶼頭鄉嶼北村計生協會會長林本華。
十年前的嶼北村,由於利潤微薄,養了四十多年紫菜的村民們逐漸放下這個行業,轉而投入釣魚、捕魚等工作。據林本華介紹,以前村民們一直沿用嶼頭育苗場培育的紫菜苗,但是由於質量較差,導致紫菜苗的死亡率很高,且生長速度緩慢,收成還容易受天氣影響。“養殖紫菜沒錢賺,那些年村裏總體收入很低,很多村民都不打算繼續養殖紫菜。”看著紫菜養殖行業即將垮掉,林本華很是不捨,“荒廢這麼好的養殖地點,太可惜了,我認為嶼北村養殖紫菜還是很有看頭的。”
為此,林本華另謀出路,從蘇澳、足嶼口等地引進優質紫菜苗,並親自帶着村民們一齊嘗試新苗。“由於引進的紫菜苗比較好,所以生長速度快,當時和我一起引進新苗種的只有十來戶人家,剛開始大家不敢放開手腳,對養殖紫菜也沒什麼信心。”林本華説。
直到第二年,林本華引進的新紫菜苗種植成功,便開始有許多村民跟隨林本華,加入了養殖紫菜的行列。同村的陳春發就是其中一員“以前紫菜産量低,也不好賣,我一度想要放棄養紫菜。”陳春發説,“現在光紫菜收入一年就等達到五六萬。”從身邊的計生協會會員到同村的村民,在林本華的帶領下,紛紛回歸養殖紫菜隊伍。目前,村裏約有200戶村民在養殖紫菜,共養殖了800畝左右的紫菜。
如今,紫菜全年産量翻了三四倍,每畝紫菜苗産量由20斤漲至60到80斤,並且由於質量好,嶼北村養殖的優質紫菜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