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瘦小的臂膀 撐起長腰山鄉親“致富夢”

三農 成都日報 2015年09月15日 09:5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雖然只有26歲,但李偉在邛崍市臨邛鎮磐陀村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創業明星,由他&&創建的長腰山養殖專業合作社,不但樹立了當地養殖業的金字招牌,還帶動周邊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李偉曾遭遇重重挫折,不但經營失敗,自己也曾身受重傷。困難面前,他從未選擇退縮,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李偉迎難而上,通過擴大農戶養殖規模,發展生態循環農業,一步步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

  創業 屢次遭打擊

  初次見到李偉時,很難想象這個身體瘦削,看上去弱不禁風的小夥子,撐起了當地最具影響力的長腰山“金字招牌”。李偉自己的養殖場目前飼養著200多只土雞,每天他會親自照料、喂養,隔三岔五還會拍些照片發在網上,按他的話來説,這是一種宣傳方式。別看這裡只有200多只雞,整個合作社十余養殖戶的養雞總數已經達到了4000多只,“規模還在不斷擴大!”李偉説。

  李偉是磐陀村人,2007年職高畢業後就想回家創業,但無奈沒有資金,於是外出打工。3年後,他拒絕了公司的高薪挽留,辭職回家,帶著微薄的積蓄髮展生態循環種養業。“當時,我聽説‘七彩山雞’利潤豐厚,就嘗試引進了800隻雞苗,還在自家院壩搭建了簡易雞舍。”可是,因為初次養殖缺乏經驗,雞苗20天就死了近半。雖然遭遇打擊,但李偉還是堅持把剩下的山雞養大,希望將這些雞養到第二年開春下蛋孵化小雞,出售雞苗獲取利潤。可誰知,第二年開春遇到了雞苗和大雞滯銷,生意不好做。到了夏天,眼看情況有所好轉,結果一場暴雨又衝塌了圍欄,山雞逃得沒剩幾隻……

  創業失敗,再加上之前還欠了債,李偉只好重新外出打工,可是禍不單行,由於機器故障,他的手指頭被捲進齒輪裏,工傷鑒定為九級傷殘。

  夢想 堅持不放棄

  在哪跌倒就要在哪爬起來!這是李偉在家養傷期間萌生的想法。2012年下半年,他靠著有限的工傷賠償金和各種途徑籌措的資金,重建了長腰山養殖場。

  這一次,李偉改變傳統養殖習慣,在認真飼養的同時,還將土雞的生長情況拍照上傳到網頁、QQ和微信朋友圈等進行宣傳,採取網絡預訂銷售的方法,在網上賣起了純糧自養的土雞和土雞蛋。通過這種方式,顧客能了解到土雞生長的情況,可跟蹤追溯。

  “現在,除了養殖時間,更多的工作是在網上及時回復每天前來諮詢的買家。通過互聯網,我實現了不出家門就把自己的農産品銷售出去的願望!”李偉説。如今,李偉的“長腰山”成為當地最具影響力的品牌之一。

  到2013年,李偉不但還清了所有欠款,還把養殖場從一個不足1畝的院壩,發展成為了一個面積達10余畝的生態土雞、土鴨養殖園。

  && 創建合作社

  看到長腰山養殖場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周圍的村民也紛紛上門“取經”。“這當然是件好事,但如果大家盲目跟風,不一定能收穫好效果。”這種情況下,李偉開始幫助大家。改變觀念,合理分流,搞特色養殖,整合有限的土地資源,走有特色的專業化之路,這是李偉為大家考慮的發展目標。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2014年李偉&&成立了長腰山合作社,“我們的目標是以市場為導向,合理分配現有種養資源,從技術上幫助各養殖戶,發展高品質農業,提高種養業經濟效益,以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在自己致富的同時,李偉沒有忘記為鄉親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不僅幫助本村村民發展致富,也無私向周邊其他村的村民提供技術諮詢和養殖書籍、講解技術知識。在他的帶動下,養殖戶數量得到提升,生態土雞、鴨、豬、柑橘、花生等農産品成了當地的一大特色。“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大家一起致富,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在我看來,幫助他人,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方法。”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