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禁牧禁出了新産業
草原上可以放牛放羊,能“放牧”養雞嗎?海晏縣的李利什吉就是“吃螃蟹的人”。7月6日,金銀灘草原,一群肉雞在悠閒地吃草捉蟲,紅黃的羽毛在綠草、藍天的映襯下,格外閃亮。
李利什吉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養雞,出於偶然。海晏有3個牧業鄉、2個半農半牧鄉,共5000多個牧戶,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縣”。在傳統牧區,牛羊是牧民最主要的生産、生活資料,放牧也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但是,作為青海最美的草原之一,金銀灘草原一度由於過度放牧,不堪重負,變得瘦弱。為保護草原生態,2011年,海晏和全省牧區一樣推行以草定畜,禁牧減畜。按照禁牧面積,對牧民實行補助。
不少牧民對禁牧不理解,有人還覺得禁牧後草場每畝補助才10元左右不划算。但為了保護草原生態,給子孫留下青青的草場,牧民們還是規規矩矩把牛羊按比例減下來。
怎樣打開這個結呢?一個普通藏族婦女的探索給牧民帶來“曙光”。
李利什吉9歲開始放羊,20歲嫁人後才放下羊鞭。2009年底,全家隨丈夫搬到鄰近海晏的西海鎮。丈夫在鄉政府上班,她成了“閒人”。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內蒙古有人在草原上“放雞”,治理蟲害。她想:這裡的草場禁牧後,能不能也“放雞”呢?雞不會破壞草原。
2010年3月,草場返青。李利什吉在青海湖鄉達玉日秀村的草原上搭起一個塑料棚,從湟源買回400隻雞苗。沒有經驗,就把雞當羊“放”。沒幾天雞苗就死光了。她四處借錢,又買回一批雞苗,九天九夜盯在棚子裏,又把在蘭州賣雞飼料的師傅請來“會診”。很快發現癥結:這裡地處高原,高寒缺氧,晝夜溫差太大,“根本不適合養雞。”
李利什吉原打算動員附近牧民一起養,但看到她的雞死了一大片,牧民們都搖頭不敢幹。
倔強的李利什吉不願放棄,漸漸摸出了一套“土辦法”:育雛時要控制食量;雞舍溫度要穩定;空氣要對流,時長精確到分鐘……在縣裏支持下,她將6棟牛棚改造成雞舍。在雞舍裏育雛,大一點就放進草原,天然放養,補喂一點玉米等。
路子慢慢闖開,養殖規模逐步擴大,李利什吉組建了海晏縣綠野養殖繁育專業合作社,起初共5人入股。漸漸看到希望,又有8個牧戶以資金入股,年終分紅。
牧民冬天還可放羊,兩不誤雙增收
內地雞苗不適應高原環境,成活率偏低,依舊是卡脖子的難題。來自山東臨沂的援青幹部、海晏縣委副書記郇恒賽,得知養殖場的苦惱後,請來山東的農業專家會診想辦法,最後決定嘗試就地孵化、育雛,讓雞苗本地化。
2013年4月,利用山東援建資金,加上州縣配套,養殖場建起育雛孵化基地,採用自動化育雛。山東臨沂的師傅待了半年,手把手教養殖場的工人操作孵化,直到掌握全部技術。這下好了,雞苗成活率從過去的50%提高到85%以上。
闖過孵化難關,高原養雞試驗基本成功。合作社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雞蛋、肉雞供不應求,平均每個雞蛋賣5元。李利什吉很快還清了一堆欠賬。
看到養雞漸漸紅火,附近一些牧民開始動心。
養羊大戶東知布過去有幾百隻羊,實行草畜平衡後,自家草場不夠用,每年要花8萬元租草場,還要補飼,産羔時還要請工。一年下來,全家人均純收入明顯不如以前。2013年,看到草原上“放雞”比養羊收入高,他當年試養3000多只,目前收入可觀。
如今,合作社帶動了周邊牧民20多戶,昔日牧民放下羊鞭,學著“放牧”生態雞,戶均2000隻。以養2000隻雞來算,僅此一項,每年純收入至少1.7萬元。牧民們冬天還可以放羊,兩不誤,雙增收。
有了替代産業,禁牧減畜的阻力相應減小。到2013年,該縣累計減畜22萬餘羊單位,禁牧草場209萬畝。經對比測算,在禁牧草場養雞,雞糞還田,草長得高過成人膝蓋,産草量是禁牧前的三四倍。如今,該縣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已經超過萬元大關。
海晏縣農牧局副局長仁青説:在草原上試驗養殖生態雞,技術比較穩定,一舉多得,是可行的替代性增收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