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京郊農村天地廣闊,城市人也可以大有作為。3個月前,從未涉足農業的4位城市白領,來到大興區長子營鎮北泗村,合夥投資120萬元,承包50畝地。他們中最大的36歲,最小的29歲,都是IT精英,擁有穩定工作和豐厚薪金,卻選擇來到農村當“兼職農民”。3個多月以來,運用自身精通互聯網的優勢,他們變革農業的夢想,已在農村沃土裏生根發芽。4個人也在農業領域上演著現實版的“中國合夥人”。
IT青年:跨界搞農業
6月27日,週六。早7時,家住東城區的朱立開著車,接上家住豐台區宋家莊地鐵附近的鄧文,奔赴南六環外的新聚點人民公社農場,與好友張吉、楊林相聚。他們並不是像其他城裏人一樣去郊遊,而是趁休息日,以“公社書記”的身份服務前來體驗休閒農莊的社員們。
這個所謂“人民公社”其實是座農場,位於大興區長子營鎮北泗村。而以“公社書記”自稱的朱立等4人,是農場投資創業合夥人。3個月前,他們還是從未接觸過農業的城市青年。朱立今年35歲,是某外企中國區銷售總監,36歲的張吉則是一名職業經理人,80後的鄧文、楊林合夥在石景山區開一家互聯網公司,都有IT從業經歷,有著穩定工作和豐厚收入。
“其實一開始,我們幾個只是想承包一兩畝地,和家人一起體驗圖個樂趣。”朱立説,去年10月,他迸發出在農業上發展的念頭。“一個好漢三個幫”,他的想法立即得到此前一起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同事鄧文、張吉、楊林的贊同,4個人進行了初步分工:朱立做客戶服務和市場開發,張吉負責基礎設施建設、辦理農場手續等事務,鄧文、楊林掌管物流配送和電商平臺研發。
一個要用互聯網來變革農業的“烏托邦”式想法,讓以朱立為核心的4人創業團隊成立了。
沒想到在不斷尋址、學習過程中,4個人卻碰撞出要做線上線下式農業的創業火花,想讓更多人吃上放心菜。“傳統農産品銷售,都是從地頭批量售賣到批發市場,中間要經過好幾道環節。如現在集中上市的西紅柿,地頭價每公斤1.4元,可到了超市卻能賣到每公斤4.4元。”經過前期走訪農戶,他們發現,如果單純租地種菜,通過菜販賣到批發市場,農民掙錢太難。
“我們要用互聯網來變革農業。假如能通過我們建立的網絡平臺,省去中間環節所産生的差價,高於地頭價把周圍區域農民手中的蔬菜全部購買,再通過互聯網低於市場價快遞給客戶,農民不僅受益,客戶也能吃上更新鮮的蔬菜。”朱立説,他們看到了傳統農産品銷售中的短板,準備在互聯網農業上大幹一場。
曆盡艱辛:農場破繭成蝶
精通互聯網的他們,對如何經營好一個電商平臺、研發一款軟體手到擒來,可對農業領域卻一竅不通。選址承包土地、基礎設施建設、種植品種選擇、聘請農業技術員,一個個現實問題都擺在面前。
今年初, 4人冒著刺骨的寒風,從市區開車沿104國道向南,把長子營鎮周邊的溫室和大棚幾乎轉了個遍。“那段時間,我們看見有溫室、大棚,就去敲門、掀簾子,急問人家地轉讓不轉讓,把許多農民都給搞蒙了。”回憶年初租種棚經歷,張吉説。
最終,在朋友介紹下,他們相中了一塊擁有連棟溫室的基地。“這塊地是中國農科院與長子營鎮10年前合作建立的特菜種植基地,有現成的20多個溫室。”張吉説,3月15日,他們簽訂10年的租地合同,年租金30萬元。
地是租下來了,可與他們的設想卻大相徑庭:基礎設施的陳舊,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包括冷庫等重要設施在內,幾乎所有房屋都漏雨,地裏的草一米多高,溫室頂部的鋼架因年久都已不安全。”朱立説,由於此前的經營者種植管理粗放,園區內所有的設施都要大修,連溫室內的灌溉管線也進行了重新鋪設,“光打掃衛生,我們就雇人幹了半個多月時間。”
前前後後重修電路、裝修、配置農具、挖池塘等下來,加上30萬元的地租,4人合資的120萬元就花出去70多萬元。然而,最大問題是,改造完園區後已近4月,頭茬蔬菜種植就得馬上跟上。“馬上要春播種菜,卻沒有合適的農技員。我們一點也不懂,沒有個10年以上種植經驗的技術員,肯定不行。”朱立説。幾經週折,人生地不熟的他們,找到了長子營鎮農技推廣站總農藝師馮國平。他為他們雪中送炭:一批經驗豐富的種植技術員和第一批蔬菜種苗。
“這幾個小夥兒剛來時,連麥苗和韭菜都分不清。”50多歲的孫立芝是上黎城村村民,有著20多年的種菜經驗。3月中旬起,她便被“書記”朱立聘任為“公社生産隊長”,下轄11名種植隊員,負責農場種植技術。經過對農場土地進行病蟲害處理,如今,23個溫室正常運轉,豆角、西紅柿、茄子等20多種蔬菜也生長旺盛,4個青年創業初期的農業技術難關也迎刃而解。
給農業插上互聯網翅膀
然而,對他們而言,打理好這個農場只是一個開始。朱立、鄧文等城裏來的“公社書記”一齣手,思維便和別人不同。他們的主要精力並不是放在打理好農場、種好地,而是如何運用互聯網,打造一個農業O2O銷售平臺,實現消費者、種植者之間的無縫對接。
“我們不是單純在種地。”朱立説,為給農場注入互聯網元素,早在還未承包下地前的幾個月裏,開互聯網公司的鄧文和楊林,便未雨綢繆,研發出了新聚點電商平臺,朱立則負責在前期積累的客戶群體中發起預售蔬菜。“農場開工前,就積累了50多個年度會員,每人年交會員費8800元,每週可享受我們配送的10公斤蔬菜。”在朱立等人看來,蔬菜還沒有種上,前期投入的資金就回籠了一部分,用來繼續投入到搞電商平臺的後期研發上。目前,他們研發的電商平臺,經過半年的運作,每天訂單都有200余個、銷售額5萬元,微信公眾號的關注度也超過2000人。
有了第一個階段的勝利,他們沒有忘記學習,進步也很迅速。出差的飛機上、工間休息時間、晚上睡覺前……4個合夥人只要一有時間,便都在“啃”著農業方面的書籍,研究未來的農業發展方向。3個多月時間裏,4個人一共讀了200多本書籍,有關於茄果類種植、林地養護,有魚類、家禽養殖等方面,甚至還包括葡萄、藍莓釀酒技術。“朋友們都開玩笑地説,我們的團隊應該起個名字叫‘精神病院’,因為我們都已經‘瘋了’。”朱立笑言。
經過“上山下鄉”,“公社書記”們現在一個個曬得都皮膚黝黑。然而,他們卻一改往日的休閒狀態,把本職工作以外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研討以後的發展方向。白天,他們在各自公司忙著一攤事,晚上或聚在農場、或在城區找個茶館、或通過微信群,“沒日沒夜地交流、碰撞著離奇的發展構想,常常一聊激動便是一個通宵。”已過而立之年的他們,在農業上的創業激情才剛剛點燃。
其實,這4個合夥人之間也爭論過,其中最激烈的爭論是今後的發展模式。“保守派”鄧文等3人認為,應緩慢發展農場會員,電商平臺應穩步推進;而“激進派”朱立則認為,會員應該只保持在一定數量,應該迅速引入社會資本,在半年內融到千萬以上的天使投資,發展散戶來訂購蔬菜,抓住“風口”飛起來。最終,少數的“激進派”勝利,3個人在朱立的勸説下達成了一致:利用一切資源,尋找第一輪天使投資人,發展電商平臺,擴大在普通消費者中的影響力。
“請允許我先吹5分鐘的牛。”這是朱立面對每個投資人時,説得最多的一句話。在他們看來,如果今年A輪1000萬元的融資到位,長子營鎮的這座50畝農場只是他們的一塊試驗田,以後還要在北京,甚至全國建立多個農場,配以大型物流配送中心,解決周邊農戶農産品的銷售問題。“互聯網行業發展是幾何式的增長,按照目前的推進速度,幾個月後每天能有1000多訂單量、銷售額20萬元,不成問題,這樣一來談融資也就更有了底氣。”朱立自信地説,他們給投資人的承諾是兩年內銷售額達到1個億,“到那時,我們現在的工作都可以放棄,農業才是我們的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