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福建寧化:90後夫妻返鄉養蜂致富

三農 三明日報 2015年07月06日 15:1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這裡離城關不遠,山清水秀,漫山遍野的野花,非常適合養蜜蜂,夏季主要採烏桕的花蜜,釀造上等的百花蜜。”6月21日,寧化縣城郊鄉七里圳養蜂基地,132箱蜜蜂擺滿山澗,24歲的時尚女青年何丫正赤手打開蜂箱查看起來。

  傳承養蜂祖業

  何丫長得文文弱弱,卻有著豐富的養蜂經驗。

  何丫和丈夫江南是一對90後小夫妻,在福州、廈門等地打工多年。一年前,夫妻倆從廈門回來,跟著父親江明旺學養蜂。

  “市場上經常有人銷售摻假的蜂蜜,假蜜、濃縮蜜以假亂真,欺騙消費者。”何丫坦言,丈夫家祖傳三代養蜂,有著豐富的養蜂經驗,她早就想接手了,目的是讓更多的人喝上純天然的好蜜,也結束自己多年的漂泊生活。

  蜂群分工、蜜蜂釀蜜,大馬蜂入侵……面對神奇的蜜蜂世界,何丫感到既新鮮又有趣,更感到了壓力和責任。她購買了《養蜂技術指導》、《蜜蜂病害與敵害防治》等書籍,一邊通過書本、網絡進行自學,一邊跟著父親深入養蜂基地實踐。

  每天早飯過後,夫妻倆就跟著父親到養蜂基地走走,查看蜜蜂出群,檢查蜂群及進蜜情況,去王臺(防止有新王出現而分蜂)。成群的蜜蜂嗡嗡飛舞,何丫卻習以為常,任憑蜜蜂爬滿手臂。何丫説,小蜜蜂很善良,不輕易叮人,但她也曾有一次被叮過十幾個包,被蜜蜂叮沒什麼害處,能提高免疫力,讓人不容易感冒。江南説,蜜蜂有攻擊行為時會發出一種警告的臭味,養蜂人聞到就會迅速遠離或者不再觸碰,當然他不怕被蜜蜂叮,但是怕馬蜂,也怕不小心踩到蛇。

  江明旺經常會在自家陽臺上,拿著一把小刷子,指導兒子江南學取蜂王漿,從一格格細小的王漿框中一點點把蜂王漿刷到瓶子裏。“整個過程非常緩慢而細緻,得先鍛鍊年輕人的眼力和耐心。”江明旺説,接下去他要儘快教會江南夫妻培育蜂王,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

  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夫妻倆很快掌握了養蜂的基本技術,短短一年,養蜂基地已擴大到六個,擁有蜜蜂近300箱,年産蜂蜜近萬斤,純收入20多萬元,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

  熱衷微信賣蜜

  夫妻倆主要養中華蜜蜂,生産蜂蜜、巢蜜、蜂膠、花粉、蜂王漿、蜂子酒等系列産品,以純天然、健康的蜂蜜産品慢慢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逢年過節,夫妻倆就拿著蜂蜜去商場、超市進行推銷。“只要客戶打電話要蜂蜜,買一斤我也儘量送貨上門。”何丫介紹説,在穩定客戶群的同時,儘量爭取和擴大客戶群。

  今年3月,何丫推出極富創意的小包裝,嘗試著進行婚慶喜蜜禮物銷售,並與一家婚慶公司達成長期的合作意向,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前景十分看好。

  蜜香也怕巷子深。江南夫妻敢於打破傳統的銷售模式,開設簡易網站,QQ、微博、微信齊上陣,在淘寶網、小魚網等網站發佈信息,推介蜂蜜等系列産品,積極尋求代理商,希望能真正將蜂業做得甜甜蜜蜜。

  夫妻倆將自己養蜂和採蜜的流程,用文字、相片和視頻記錄下來,再用微博、微信發佈出去,讓消費者隨時都能從網絡上了解他們的蜂場,看到他們現場取蜜的視頻,從而學會鑒別蜂蜜的真假,真正買到原汁原味的土蜜,受到消費者的好評。

  夫妻倆特別熱衷於微信賣蜜,微信群裏有著近千名成員,其中20多名為代理商,客家土蜜網上網下正賣得紅紅火火。

  “我們不僅要註冊商標,開實體店,運用‘互聯網+實體店’的新型銷售模式,更要成立養蜂專業合作社,帶動更多的蜂農一起致富奔小康。”夫妻倆表示,踏踏實實養蜂,只釀純蜂蜜,拒絕加工,拒絕濃縮,確保消費者真正喝上純天然的綠色蜂蜜。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