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雷大成的“秸稈養牛致富經”

三農 河南日報農村版 2015年06月19日 09:3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家養兩頭牛,穿衣花錢不用愁;家養五頭羊,換來票子順手流;家養十頭牛,一年一座小洋樓;家養百頭牛,小康生活直流油……”這就是正陽縣萬通秸稈養牛合作社理事長雷大成的“秸稈養牛致富經”。

  2010年秋,雷大成投資15萬元,從南陽、沁陽等地引進西門塔爾牛、夏南牛優良品種牛10頭,其中有5頭架子牛。為了搞好示範帶動,在鄉政府和鄉武裝部的幫助下,雷大成在甘樓村專門建造了一座集醫療防疫、配種改良、綜合養殖、飼草加工、秸稈青貯于一體的肉牛養殖場,以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到秸稈養牛的行列,帶動農戶自主創業。

  為推廣肉牛品種改良,雷大成採取“自繁自養、流動發展”的辦法,養母牛、繁牛犢、育肥牛,引進西門塔爾牛、夏南牛凍精與當地黃牛進行人工雜交,每年繁育肉牛180頭。到2014年,雷大成年存欄肉牛達到300多頭,年收入300多萬元,成為全鄉聞名的“牛司令”。

  在秸稈利用上,雷大成利用小區3座氨化池,每年青貯秸稈20噸以上。同時,他突出“以青代幹”和“以粗代精”,加工成“壓縮餅乾”和“麵包草料”,添加一些維生素、蜂蜜、豆餅、礦物質和秸稈發酵劑等物質,不僅提高了營養價值,而且體積小、規格統一、儲運方便,保質期長,能有效解決飼養場季節性缺草問題和秸稈資源的粗放利用。

  在擴大肉牛秸稈養殖的基礎上,雷大成又開始做起牛肉産業化經營的“創業夢”。為了延伸肉牛養殖“産銷一條龍”市場鏈條,形成“小規模、大群體”的産業格局,雷大成決定採取“養殖小區+合作社+養殖場+農戶”的經營模式,把全鄉40家養牛10頭以上的養牛專業戶組織起來,成立“萬通養牛合作社”,並按照“自願入社、合同固定、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原則,給部分養殖戶支付每頭2000元的購牛底墊金,或先賒種牛後回收商品牛再扣除,扶持其發展,以合同形式保證高於市場價格10%~15%進行保護價回收。並與當地300多戶種糧大戶簽訂“秸稈訂單”,保證秸稈常年加工不斷線。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雷大成不惜重金請來養牛專家為民兵社員舉辦秸稈氨化、青貯等培訓班20期,培訓養牛戶600人次;培養20名獸醫防疫員,分佈到各村民兵養殖戶,搞配種防疫,提高肉牛科技含量。他還每年改良黃牛1500多頭,帶動全鄉建成全縣最大的肉牛養殖小區2個,培養並帶動全鄉農村民兵成為養牛大戶60戶,目前已有40家依靠秸稈養牛10頭以上,戶均收入在20萬元以上。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