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吳佩
對於56歲的北京市市民張女士來説,每天早上用粗糧為家人做一頓早餐是她的必修課。“煮麥片、榨黃豆,或者熬小米粥,反正我們家人一天至少要吃一頓粗糧。”張女士説,她覺得吃粗糧既懷舊又營養健康。
如今,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像張女士一樣選擇吃粗糧食品。可以説,吃粗糧已經成為了人們飲食上的一種新的風尚。那麼,粗糧真的有那麼多營養嗎?它到底又應該怎樣吃才更健康?日前,記者帶着這些問題進行了採訪。
種類豐富多樣,富含三種營養元素
什麼是粗糧?浙江省人民醫院營養科醫生錢展紅這樣解釋:“粗糧就是相對我們平時吃的精米白麵等細糧而言的,通常是指玉米、番薯、土豆、紅豆、黑豆、綠豆、小米、糙米、燕麥、黑米、全麥麵粉等。”
與細糧相比,粗糧中的營養成分真的如大家認為的那麼多嗎?錢展紅給出了答案:“與細糧相比,粗糧的種類雖然顯得非常豐富,但是,它們主要的營養成分其實差不多。”據了解,粗糧中有75%左右的碳水化合物,7%~8%的蛋白質,其餘則是少量的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與細糧的成分相差無幾。“細微的差別會有一些,比如燕麥裏含有一種賴氨酸,精米裏就沒有,但從我們主要營養素攝入推薦量來説,這點差別不是主要問題。”錢展紅説。
“實際上,粗糧和細糧之間最明顯的區別在於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元素。”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係何計國教授告訴記者,與細糧相比,粗糧含有三種營養元素:一是豐富的膳食纖維,由於我們現代人的飲食當中高糖高脂的東西比較多,而纖維素能夠有效干擾這些高糖高脂的吸收;二是B族維生素,粗糧可以很好地保存維生素B組合,便於人體吸收;三是礦物元素的含量也相對高於細糧。
吃粗糧要因人而異,四類人尤需注意
採訪中記者發現,有不少人喜歡將粗糧當成主食。家住上海的朱全君就代表了這樣的人群,她説:“粗糧麵包、麥片、小米,幾乎是家裏常備的食品。我們有時候甚至拿來當主食。”
那麼,拿粗糧當主食吃到底好不好?對於這個問題,何計國表示:“吃粗糧需要因人而異,基本上沒有絕對不能吃的人群,但在吃粗糧時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錢展紅則不贊成經常拿粗糧當主食吃。她説:“想經常吃也可以,但要考慮年齡和健康狀況,並要控制量。”她建議,4歲以下兒童、老年人、腎功能不好的人、病人等四類人群並不適合拿粗糧當主食。
她進一步解釋説:“一是4歲以下的兒童。他們正處於旺盛的生長髮育期,需要吸收大量的營養素,但他們的胃腸道功能還比較弱。粗糧裏大量的膳食纖維不適合他們的胃腸道,同時還會影響別的營養素的吸收,所以兒童要多吃細糧。二是老年人。他們新陳代謝慢,腸胃功能減退,吸收營養的能力本來就比較差,經常吃粗糧,會攝入大量膳食纖維,吸收功能就會更差。三是腎功能不好的人。這類人對蛋白質的攝入是有限制的,而且要求攝入優質蛋白質,但不管是粗糧還是細糧,裏面的植物蛋白大多不是優質蛋白。四是大病初愈者和大手術恢復期的病人。他們需要大量優質蛋白的攝入,粗糧不僅可能會引起腹脹不適,還會干擾優質蛋白質的吸收。”
不要盲目追求粗糧,要多樣膳食合理搭配
粗糧雖好,但也不能貪吃、多吃。因為現在的不少“富貴病”都是由於吃得過於精細造成,反而導致人們過度追求吃粗糧。採訪的專家向公眾建議,不要盲目為了追求粗糧而吃粗糧。
何計國説:“儘管粗糧也具有一些藥用價值,但食品不是藥品,有些東西不是唯一不可替代的。比如説,粗糧雖然一些營養成分高,但是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口感比較差。我們在飲食上,沒有必要為了追求某種營養,而犧牲掉口感。這些細糧中沒有的膳食纖維、礦物質、B族維生素,我們也完全可以通過吃其他的食物來進行補充,不一定絕對要吃粗糧。”
錢展紅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她説:“粗糧中的膳食纖維是把雙刃劍。從好處説,多吃點膳食纖維有助於改善腸道功能、降血脂;但從壞處説,膳食纖維過多,也會妨礙人體對脂肪、蛋白質、鐵等的吸收,引起胃脹氣,降低免疫能力等。”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要想真正吃得營養吃得健康,就應該按照健康營養配比來合理搭配膳食。千萬不要為了追求粗糧而吃粗糧,一定要多種膳食、合理搭配。”何計國呼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