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春節前夕,筆者走訪位於大山深處的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林田村新民村時,眼睛突然一亮,山坡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30多座兩層小洋樓。村民小組長張遠戈説:“李東平帶動全村人種桑養蠶,靠著種桑養蠶,最近兩三年,全村家家新蓋小洋樓,樓頂全部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
筆者來到李東平家時,50多歲的他正忙著加工蠶絲被、收集桑枝養羊。七八年前,李東平是村裏最窮的人,家裏人均年收入僅800元。
2006年,李東平聽説政府發動鼓勵村民種桑養蠶,他覺得種桑養蠶投入少,見效快。當年11月,他率先種上4畝桑樹,2007年5月養了第一批蠶,雖然技術不熟練,但純收入也有近萬元,成為瓊中本地村民中第一批種桑養蠶的人。2007年和2008年,李東平連續擴種桑田,養蠶收入大幅增加,2013年擴種到25畝桑田,當年純收入8萬元。
看到李東平種桑養蠶收入不錯,全村人跟著他養蠶。起初李東平和村民的蠶苗是從島外購買的,價格較貴,有的蠶種質量不高,成活率較低,易生病。2011年李東平到廣東、廣西等地學習育小蠶苗技術,建起小蠶共育室,自己育蠶種,向全村的村民和其他鄉鎮的養蠶戶供應蠶苗。他是瓊中第一個建小蠶共育室的人。據悉,新民村34戶187人,2012年至2014年,連續3年人均收入超1.15萬元。
劉襲林容宇摘自《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