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林甸縣鶴鳴湖鎮有個三合村,部分低窪地塊兒不適宜種旱田,卻是發展水田的絕佳地段。於是,勤勞智慧的三合人想了個招兒,旱田水田雙向發展,既保旱田,又開發水田,達到增産增收的效果。
備耕時節,走在三合村,田間地頭儘是農民平整土地、搭建育秧大棚的忙碌身影。水稻種植戶劉春光一邊忙碌着一邊算起了賬:他家去年種的40畝水稻純掙40000元,而過去種玉米,勉強掙20000元。收入的增多,得益於種植結構的調整。
村支書王超介紹,三合村共有713戶、2700口人,土地面積23000畝,全村旱田地勢基本屬於低窪地塊,每到雨季經常發生內澇災害,導致連年減産甚至絕産。有的農戶到春耕時,“破罐子破摔”,光播種不施肥,多投入一分錢都覺得奢侈。針對此種情況,去年2月份,村委會研究決定變劣勢為優勢,修渠治壩,開發水田。
“王書記,我要流轉1000畝地種水稻。”3月25日,三合村村支書辦公室裏,玉米種植戶崔曉文堅定地説。
是什麼讓崔曉文有如此的轉變?倆字兒:掙錢。
崔曉文笑着説:“去年村裏實行旱改水,秋後一算賬,1000畝玉米多説能出20萬,可1000畝水稻能出60萬。咱得挑掙錢的種。”
調整種植結構,部分旱田變水田?老百姓質疑聲一片。
村裏上了年紀的人更是一根筋、認死理兒。張悅林老爺子嘆着氣説:“我歲數大了,不想折騰了,改好了能掙錢,改不好還不如不改。”
村民的疑問歸結為三類。旱田改水田,會增加5℅的溝渠面積,土地面積減少咋辦?沒有種植經驗,有風險咋辦?以往的旱田設備要改為稻田設備,資金如何解決?
面對疑問,王超一一作答。土地面積雖然減少了,可是土地增值,收入翻番。去水稻種植村南崗村請土專家來傳授經驗,從選種、購肥到育苗、插秧,手把手地教。協調縣農機局,為百姓選購補貼農機,原價一台22000元的插秧機,補貼後的價錢是13000元。
村民們半信半疑,卻鼓起勇氣要試一把。經研究,全村共有7000畝旱田適合改水田,涉及200余戶,而現有的財力、物力只允許改減産嚴重的2400畝地。
要幹就得像回事兒。去年4月末,挖溝機和人工全面鋪開,村幹部組織部分村民搶修稻田池埂2300延長米,修築上水渠道2200延長米,修築排水幹線4650延長米。
整整一個冬春,全村上下齊心協力,戰鬥在旱改水的“第一戰場”上。
由於旱改水地塊地勢低窪,反潤現象嚴重,村屯幹部12人連續作業36天,組織人力運輸土方、平整地塊、鋪設電線、安裝配套水泵……
起步晚,以及設備等各項設施都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其他縣區的水稻種植區已插秧的日期,三合村才剛剛育苗。不過這一次,村民們沒有打退堂鼓,都異口同聲:“村幹部千方百計為我們的致富想法子,我們更要有信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田已有,水到位,人心齊。家家都拿出照看孩子的耐心來照看水稻。
欲問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風雨瀟瀟。待到秋後一算賬,那叫一個明了。全村近2400畝水稻,實現240萬元的純利潤,是以往種玉米的4倍。
水稻種植戶劉春光、董利海等人樂得合不攏嘴,都説今年要增加水稻種植畝數。
今年三合村打算繼續改造3000畝水田,而看到種水稻有錢可賺的玉米種植戶們爭相要改種了。
過去只靠旱田吃飯的三合村,勇於探索,敢於嘗試,調整種植結構,實現了從依靠“獨生子”到依仗“哥倆好”的轉變,帶領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