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林甸縣小夥養獺兔 年收入20萬元

三農 大慶網 2015年03月13日 16:3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蛋生雞,雞換羊,羊換牛,憑藉一隻雞蛋發家致富,這是農民的致富夢想。而在林甸縣四合鄉,這樣的故事還真有!該鄉永樂村村民程立國,憑着勤勞和科學養殖,從最初的100多只兔子發展到現在的年産7000張兔皮,年收入20萬元。

  2009年,程立國與妻子還是哈爾濱市一起私營企業的員工,每月拿着不菲的收入。可常年的打工生涯使程立國漸生倦意。2012年,程立國辭去工作做起了小生意。

  還是在擺攤的時候,程立國就從報紙上了解到兔肉具有高蛋白、高賴氨酸、高卵磷脂等特點,被當做保健肉。於是,他決定回家鄉養兔。養兔前,他去山東、湖北、上海、寧波、紹興等地考察了長毛兔、獺兔、寵物兔等兔種的發展情況。經過比較,他決定養皮肉兩用的獺兔。

  2013年3月,手頭只有幾萬元錢的程立國東拼西湊了啟動資金,回到老家四合鄉永樂村租了10多畝地,建了籠位和水塔以及倉儲用房。半年後,他開始了養殖之路。

  程立國從早忙到晚,種草、割草、喂兔、清理兔場等,裏裏外外與妻子應付兔場的所有事。但最令他頭痛的是剛開始沒有掌握獺兔的生活習性,母兔晚上生小兔,他得經常起來查看,以免小兔被母兔壓傷。那段時間,美美地睡上一覺對程立國來説都是一件奢侈的事。

  用了半年時間,程立國基本摸清了獺兔的生活習慣,掌握了養殖獺兔的一些知識。但程立國也走過彎路,當年5月,有一批疫苗放在冰櫃裏,因為沒有恒溫存放,結果産生了結晶,注射這些失效的疫苗,死了1000多只獺兔,損失不小。

  獺兔的市場價值主要在兔皮上,用獺兔皮做的裘皮服裝的市場價非常高。

  隨着獺兔數量的增多,規模越擴越大,今年程立國新建了兔房,準備循環發展獺兔養殖。他説,從今年獺兔皮價格看,又將是個高價年。

  問他加大規模怎麼能忙過來,他笑着説:“現在養獺兔可比以前省事多了,飼料可以用粉碎機自己加工,種兔、兔皮、兔肉都有人上門收購,供不應求。”

  説起如何循環發展獺兔養殖,程立國説,他準備用兔糞種植青飼料,有了青飼料,母兔的奶水會更足,有利於小兔生長。現在,他正和別人洽談加工兔肉的事兒,之後就可形成養殖、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産業鏈,實現價值最大化。

  看到程立國養兔致了富,不少村民也搞起了獺兔養殖,只要有養殖戶找他幫忙,他從來不拒絕。

  在程立國的帶動下,目前附近已有50多戶村民加入獺兔養殖的大軍中。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