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蔡茂楷
“住的是茅草房,點的是煤油燈,吃的是地瓜飯,配的是苦菜加鹽水。”這句令人心酸的話,是上世紀80年代赤溪畬族村群眾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不到2000人的赤溪村是福建省寧德市236畬族村之一,該市有42個少數民族,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其中畬族人口18.9萬,佔全國畬族人口的四分之一。
“實現全面小康,少數民族村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秉持著這一信念,寧德市以“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弱鳥先飛”的進取意識,幫助赤溪畬族村脫貧致富,三十多年間,歷經三個階段,實踐三種模式,終於脫貧致富,2014年赤溪畬族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萬元。
第一部曲,十年“就地幫扶”,全力“輸血”收效甚微
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發讀者來信《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反映了赤溪畬族村下山自然村(22戶88名畬族群眾)的貧困狀況。這一報道,激起了全國各地的強烈反響,也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關注,在此背景下,當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了《關於幫助貧困地區儘快改變面貌的通知》,由此拉開了全國性扶貧攻堅工作的序幕,一場波瀾壯闊、曠日持久的反貧困事業在全國“引燃”。
“燃點”赤溪畬族村被視為“中國扶貧第一村”,牽動著社會各界的心。改革開放之初,雖然全國大部分地區都不怎麼富裕,赤溪還是收到了全國各地讀者寄來的錢物。作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具體舉措,寧德市(當時為寧德地區)領導和相關部門多次深入山村走訪調研,尋求“就近幫扶”對策,投入資金和項目,期望通過引導發動村民養羊、造林等方式來發展生産、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試圖幫助村民找一條致富路。
“就地幫扶”持續了十年,但由於自然條件過於惡劣,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儘管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年年給錢、送物、供良種,其結果仍然是錢花光了,物用盡了,幫助其發展的羊群患疾病九死十殘,種下的莊稼尚未成熟就被野豬拱掉,栽培的中藥材也因土地貧瘠難以生長。
讓當地幹部更加“沮喪”的是,這種“要我脫貧”式的扶貧開發,使得村民們缺乏謀事創業熱情,族群鄰里不和,打架鬥毆、賭博、上訪告狀等時有發生。
自給自足經濟造成村民視野不開闊、觀念守舊,等、靠、要思想嚴重,聽天由命,不思進取。“輸血”式扶貧進行了十年,但收效甚微,1994年,下山畬族村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第二部曲,十六年“異地搬遷”,傾力“造血”成效初現
面對“輸血”沒效果,“造血”缺功能,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窮山村,1995年,寧德市(當時為寧德地區)提出了整村搬遷、異地安置的扶貧模式,取名為“造福工程”。
“造福工程”採取政府引導、部門支持、社會資助、群眾投工投勞的方式進行,在赤溪畬族村主村新建兩排樓房,異地安置下山村畬族自然村22戶畬族群眾,使祖祖輩輩蝸居在茅草房的下山溪人走出了山旮旯,安居在“長安新街”上。
赤溪畬族村原有十多個自然村,分散在各個不同的角落,不僅生産生活條件惡劣,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也威脅著村民們的安全。在隨後的幾年中,赤溪畬族村先後將包括下山溪在內的一些自然村的200多戶800多名畬、漢群眾搬遷安置到長安新村。搬遷後,村民重新分到了糧田,政府為安置點解決了飲水、用電、小孩上學等問題,實施全方位的“造血”,幫助他們發展生産、增加收入,引導他們走上致富之路。
“要致富,先修路。”針對交通瓶頸,赤溪畬族村先後修建了連接磻溪、白琳等附近鄉鎮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太姥山,以及通主要自然村的水泥公路,與國道、省道實現無縫連接,使畬村告別了“深山孤島”的歷史。
此外,還建成了飲水工程、村內公路水泥、慢道工程、農民公園、人民會場、村委樓等一批基礎設施,改造了電網,整治了村容村貌、雨污管道、村邊溪岸,完善了公共服務功能,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據不完全統計,1993年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已為赤溪畬族村投入交通、水電等各項基礎設施項目25個、建設資金8339萬元;正在實施和計劃實施的項目13個,建設資金10785萬元。
“樹挪死,人挪活。”“異地搬遷”逐漸改變了村民的思想觀念,形成了“自強不息、鍥而不捨、村榮我榮、不斷超越”的赤溪畬族村脫貧精神。實現了“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轉變的赤溪,出現了一系列新氣象,村民們主動求發展、提建議,堅持“要錢要物不如要發展要項目”。
第三部曲,實施“整村推進”,建設“百姓富、生態美”新農村
201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將赤溪畬族村確定為整村推進扶貧開發重點村。這是福建省自2004年開始實行的一種扶貧開發模式,每輪三年,每輪安排幫扶200多個貧困村,每個村由一個省直單位或中央駐閩單位為責任單位實施幫扶。
幫扶赤溪畬族村的福建省民族宗教廳,確定了“生態立村、農林強村、旅遊富村”奔小康之路,並制定了三年幫扶規劃,明確每年度發展項目,協助各方投入資金,從發展生産、基礎設施完善、民生改善、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全方位進行幫扶,安排一名幹部駐村任支部第一書記,具體負責項目實施工作。
在省民族宗教廳的幫扶下,近年來,赤溪畬族村找準定位,做足生態文章,利用豐富的生態林和水資源,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建設“農業強村”。村裏已組建的兩家農業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了生態有機茶、珍貴苗木、淡水特色養殖、高效毛竹、特色禽養殖等“農業示範基地”,近三年墾復毛竹林800畝,種植各種珍貴苗木1萬餘株、紅心蜜柚和黃梔子500余畝。
此外,依託附近5A級太姥山風景資源開展生態旅遊,推進“旅遊富村”。近年來,赤溪畬族村先後引進萬博華、耕樂源、杜氏生態農莊等旅遊公司,累計完成旅遊項目投資8000多萬元,村民也自發辦起了30多家“農家樂”餐廳,吸引了大量遊客。
“只有‘輸血’和‘造血’並重,‘扶智’和‘扶志’並舉,才能啃下欠發達少數民族聚居村脫貧致富這塊硬骨頭。”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説。在社會各界的幫扶下,三十多年間,赤溪畬族村實現了從窮山村到小康村的華麗轉身,成為寧德市少數民族聚居村擺脫貧困、建設全面小康的一個生動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