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位於肇慶市端州城東西江河畔的兩個草莓場,目前正值草莓成熟時,每逢周末總能吸引大批市民前來採摘。“最高峰時一天有幾百人過來,大多都是對這種新鮮採摘的模式比較好奇,而且有得吃有得玩,很受市民歡迎。”一草莓場負責人告訴記者。
如今,像這種“現採現吃,邊玩邊賞”的體驗式觀光農業正在肇慶市悄然走俏,以“最新鮮、最野趣、最生態”等為賣點的農樂體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城市人主動參與其中。
邊吃邊玩引城裏人“往田裏趕”
在肇慶市高要大灣鎮大田村金麟火龍果場內,50畝的地上種滿火龍果,從2011年起,果場從原來的單一批發銷售模式向開放採摘的形式轉變,“15元進場任吃,帶走則另按斤算。”場主梁先生告訴記者,他當時也沒想太多,只是想另辟蹊徑吸引多些人過來購買他的火龍果,而後來這種模式果然讓他嘗到了甜頭。“過去批發出售的話,價格相對較低,現在搞這種開放式農業,收了進場門票錢之餘,客人要打包果實回去的話,還得另外稱算,利潤也高些。”
為進一步增加吸引力,近幾年梁先生在果場內添置了鞦韆等娛樂設施,圈養幾隻孔雀供客人觀賞,又散養起走地雞、走地鴨,並在果樹周邊種上瓜菜,這樣,游客來到果場的活動變得豐富起來,吃完水果大餐後,還可以在果場內吃農家飯。這顯然又能為梁先生帶來一筆收入。
“現在種果已不像當初那麼純粹了,多模式經營、多渠道盈利的觀光農業,能讓我賺得更多。”梁先生説,如今他這種農業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到來,每當果實成熟時,進果場的路總是停滿了車,不少大人還專程帶着小孩過來,融入大自然,寓學於樂,玩得特別開心。
新路初探利潤更大銷路更廣
新路初探利潤更大銷路更廣,記者在走訪時發現,觀光農業這種新模式與傳統農業相比,確實有不少優點。不少從事這種模式的農場主均告訴記者,通過這種形式,他們可以省下一筆為數不少的採摘和運輸成本費用;另外,相對於將農作物直接批發銷售,游客新鮮採摘的價格顯然會貴些,而且通過游客的帶動、免費做宣傳,他們又可吸引到更多的客源,産品的銷路也就更廣了。
不過,搞觀光農業也面臨一定壓力和風險。“畢竟是游客,他們的目的更多是玩樂,並沒太多農業常識,因此在開放採摘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損害到農作物,作物生長受損,自然又需要更多的保養費用。”金麟火龍果場的梁先生表示,由於管理維護的力度和難度加大,加上還要不時增添新項目和完善環境去保持吸引力,計算起來,觀光農業相對傳統農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不過經營得好的話,獲益會比較大,回本也相對較快。”
如何突破找準特色是關鍵
“在肇慶市搞觀光農業具備一定優勢,這也是近年這種模式漸漸崛起的原因。”肇慶市農業局經管科科長羅小雅表示,該市自然生態條件優越,又毗鄰佛山、廣州等珠三角地區的發達城市,而且土地資源豐富,搞起規模化的觀光農場,必然能吸引大部分城市人前來休閒放鬆。不過她坦言,目前不少農戶由於缺乏壯大的資金和經營意識,許多所謂的觀光農業只流於簡單的形式,讓這新模式成了“雞肋”。
既然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如何將這“雞肋”善用起來?羅小雅認為,首先是政府應再加重視,可以嘗試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營造良好的政策和金融環境,另外,觀光農場在發展時應認真規劃和佈局,努力搞出規模檔次和地方特色來,“肇慶有着豐富的土特産,若一邊種着貢柑、沙糖桔,一邊養着杏花雞等,這種觀光農場顯然更有肇慶味道,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