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按時間算,秋收早已結束。可在林甸東興鄉的農田裏,一場“遲來”的秋收正在嚴寒中進行。大型玉米收割機的隆隆聲此起彼伏,一車車金黃的大苞米從田野進了糧倉。
大家都秋收,是誰偏偏不按常理出牌,搞起了“冬收”?
仔細一打聽,此人名叫周美宇,是東興鄉紅陽村人。2013年,他組建政欣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2萬畝,帶動216戶村民入社。同時,申請成立了千萬元農機合作社,種地有了“鋼鐵助手”。
對於“冬收”的原因,周美宇如此解釋:“晚收一個月,苞米的水分降下來了,好儲存,價也高。關鍵是我們的量太大了,九十月份時收割水分大,如果霉變,損失可不小。這筆大賬不能不算。”
量大,有多大?平均畝産1500斤,一共1.2萬畝,算一算,確實不小。
對話周美宇,記者對他“掙單個農民掙不了錢,幹單個農民幹不了的事兒”這句話印象深刻。
這是他成立合作社的初衷,也是一年多來的經驗總結,更是道出了合作社種地與單個農民種地的差別。
多年前,周美宇外出創業,一番打拼賺得了第一桶金。“雖然掙了錢,但心裏始終惦記着家鄉。”年紀輕輕的他一直有“落葉歸根”的想法。
説到為什麼辦合作社種地,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意識到農業大有發展。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去的商人,他敏銳地嗅到了“藏”在農村的商機。
成立合作社,首先要過土地流轉這一關。腰包鼓鼓的周美宇,在鄉親們的眼中是個有出息的孩子,見面時大家熱情地打招呼、説笑。但聽到他要搞合作社的想法後,很多人沉默了,因為大家心裏都有自己的“小九九”。
“搞合作社,在我們這兒算是新鮮事兒,大家都不太了解,剛開始肯定有顧慮。”眾人的擔心,周美宇早已料到,但沒有停止“合作”的腳步。
於是,一次、兩次,甚至是三次登門拜訪的事兒就經常發生。回憶當初一戶挨一戶做工作的情景,周美宇向記者復述了一些人的原話:“你別跟我談,我就種自己的地……”、“今年我同意了,但明年不一定……”。
就是在這一次次的溝通中,216戶農民帶着些許擔心、些許期望與周美宇抱團在一起。
豐收的季節,當人們看到了黃澄澄的苞米棒子時,一些人“懸”着的心放了下來,試試看的想法變成了堅定不移。
這些天,周美宇在心裏默默算了很多次賬。粗略計算,入社社員的畝收入在600元至650元之間,比非社員高出100多元。以一家三五十畝地計算,能多收入五六千元。
“把地給合作社跟自己種沒差多少,還省心省力。”對於這一點,越來越多的村民希望入社就足以説明問題。
據合作社統計,明年的“版圖”將繼續擴大,東興鄉的紅陽、義和、旭日3個玉米種植村的3至5萬畝會進入“合作”序列。
除了土地的收益,還有來自打工的收入。周美宇介紹,今年合作社的雇工都是社員,光工資錢,合作社就拿出30多萬元。統計下來,這一年,用工已達四五千人次。
社員的利益得到了保障,那合作社的賺頭兒在哪兒?周美宇直言有兩點,一是機械化作業,省下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二是提高了單産。今年,合作社的畝産達到1500斤,而往年的産量在1000斤上下。
“單純靠種地,合作社是沒出路的。”採訪中,周美宇語出驚人。
如何解釋?他用自己的下步打算做出了回答:土地流轉的前提是保障入社農民的利益,之後才是合作社的,這部分利潤正隨着流轉費用的增高在減少。所以,合作社賺錢不能“一條道跑道黑”,要學會多條腿走路,學會分散風險。
目前,政欣合作社已着手準備搞糧食加工和養殖,也是為“走出”土地的人們另找一條賺錢道兒。
種地、加工、養殖,多元經營,循環發展,合作社才能走得遠,有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