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這兩年生豬行情跌宕起伏,幸好我加入‘生豬代養’行列,現在基本上是零風險,不然我的豬場肯定虧得慘。”説起新興的“生豬代養”模式,重慶市南川區木涼鄉奮鬥養豬場場長張豪很慶幸。和張豪一樣,南川區不少生豬養殖戶加入了代養行列,今年該區生豬代養規模已超過10萬頭,還不斷有人千方百計想加入。
“生豬代養”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多養殖戶想參與?筆者對此進行深入採訪。
代養模式入南川
“生豬代養”是南川區近兩年流行的新興養殖模式,養殖戶與重慶大正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代養合同,由該公司提供仔豬、飼料和防疫、保健、治療藥品,並隨時進行現場技術指導等,代養戶只出人工和養殖場地,而且每代養一頭生豬,需繳納保證金100元,合同期間若無違約責任,則合同終止後公司全額返還保證金。
按照合同約定,代養的生豬只要50%以上達到110公斤,公司就按100元/頭付代養費;若達不到以上標準,重量在80公斤~100公斤代養費為70元/頭,80公斤以下代養費為50元/頭;若高於110公斤,多1公斤就多1元代養費。
“如果養殖戶為了加快生豬生長,不計成本喂飼料,公司豈不是要虧?”
“這個不用擔心,公司對飼料、藥耗、死亡率都有要求,其中料肉比為3.5:1,節約了飼料,按5%進行獎勵;藥耗25元/頭,節約部分按5%進行獎勵;一個養殖周期內允許的死亡率是5%,少死1頭獎200元,超指標扣200元/頭。”張豪説,這個標準一般養殖戶都能達到。
“旱澇保收”零風險
“公司提供仔豬、飼料、藥品等物資,我只負責圈舍和人工。我今年幫公司代養3000多頭豬,4個月左右一批,一年下來純收入18萬元沒問題。”張豪説,幫人代養最大的好處就是“旱澇保收,沒風險”,今年他代養的生豬已出欄1300多頭。
張豪是一位80後大學生,他的父母養了10多年豬,前兩年因受市場行情影響,虧了不少錢,豬場倒閉。眼看著父母辛苦建起來的80多間圈舍空着,張豪心裏很不是滋味。2012年,原本在成都一家監理公司上班的張豪回到家鄉養豬創業。
“考慮到這兩年生豬行情變幻莫測,自己資金少、技術不過關,我毫不猶豫加入‘生豬代養’。”張豪説,他去年代養1500多頭,穩賺了10余萬元。今年,他家的代養規模擴大到3000多頭。
張豪給筆者算了一筆賬:自己喂,市場行情好,一頭豬的利潤也不會超過200元,而代養一頭可收入100元左右,除去人工、水電、場地投入等成本,純利潤在60元~70元每頭,3000頭可實現純收入18萬元。“代養雖然利潤略低,但是零風險。像我們這種小養豬戶,如果自己養,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傷不起’。”張豪説。
代養規模在擴大
“對於養殖戶來説,代養模式有三大好處:一是規避了市場風險,無論行情好壞,收入穩定,除去成本,一頭豬可以凈賺70元左右;二是投入成本小,無資金壓力;三是有專人技術指導,減少防疫風險,還實現了就地打工。”南川區畜牧局副局長吳平説,代養戶如果對行情判斷準確,有銷售渠道,還可以回購生豬,也就是按當時生豬的市場行情進行回購。大觀鎮生豬代養戶唐珂去年就回購了一批,凈賺了3萬多元。
正是由於南川區推行生豬代養模式,代養戶沒有資金壓力,不承擔市場風險,還能賺錢,今年有很多養殖戶主動要求加入代養行列。目前,大正公司已在黎香湖、大觀等鄉鎮發展生豬代養場6個,年出欄生豬10多萬頭,規模還在不斷擴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