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既要“種好”菜又要種“好菜”

三農 農民日報 2014年10月07日 09:3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

  孫震本報記者郝淩峰

  近日,剛剛經歷了一場暴風雨洗禮的河北省固安縣農合生態農業産業園裏一片靜謐,一排排經過雨水洗刷過的蔬菜大棚整潔地挺立著,乾淨的甬路上沒有一絲積水和泥濘。清風吹來,瀰漫著陣陣蔬菜、瓜果的天然清香。這個場景相對於別處大雨過後一片狼藉的現場讓記者有點詫異。

  “這歸功於我們自己設計的雙T字型排水系統,每個大棚之間都有支線通往主幹道,確保積水迅速排走並儲蓄備用。”面對記者的疑問,園區創始人、總經理鄭立國以很專業的口吻回答。

  出生於1972年的鄭立國經歷豐富,先後做過啤酒銷售、房産經紀和建築行業,他憑藉著聰慧和實幹,無論哪個行業都做得風生水起,也積累了不少財富。2011年10月,預見到現代農業大發展時代即將來臨的鄭立國,從房地産經紀行業果敢轉身,投身農業,開發建設以蔬菜、瓜果種植、觀光為主的固安縣農合生態農業産業園。

  “園區傾注了我全部的心血,無論是資金還是精力。”鄭立國説,他沒有多少文化,只能是靠著多學習,勤鑽研才逐漸的看懂農業,了解農業,深入到農業當中。

  鄭立國的這句話説得很實在。就當前的形勢來講,很多其他行業的老闆開始關注農業,但一般都是投入資金,然後請懂行的人來經營打理。而鄭立國卻是在親力親為,也正是他在技術、管理和銷售上的不斷“琢磨”,使他的農業産業園在短短幾年前聲名鵲起。

  “他太能鑽研了,方法多,實用性強。”在山東壽光種了一輩子蔬菜的老張説,鄭立國雖然不是農業技術專家,甚至不是大學生,但是他總是能琢磨出不斷改進、創新的方法。

  在固安縣農合生態農業産業園,“我要,種好菜”和“我要種,好菜”的標語隨處可見。兩句簡單的標語寫的清楚,鄭立國也想的明白,只有“種好菜”,才能讓保持産品和企業的競爭力。

  種出了好菜,加上緊鄰北京的區位優勢,鄭立國的蔬菜瓜果本不愁銷路,如何省去繁瑣的中間環節,實現産地與餐桌直接對接,成了鄭立國想迫切解決的問題。

  憑藉著自己的韌勁和蔬菜瓜果的品質,鄭立國多次前往北京、天津、廊坊等大城市尋找客戶資源,直供大型單位、企業集團的食堂。

  “實現會員制農産品供應,其實類似于訂單式農業,這樣不但能保證産品的銷量還能保證價格的穩定,不會出現大的價格波動。”鄭立國説,目前,包括中信集團在內的多家企業已與他簽約,産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