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往年這個時候,葡萄已收尾,而今年,沙縣南陽鄉南陽村葡萄種植基地至今葡萄還挂滿枝頭。9月11日下午,記者到這個種植基地採訪,基地負責人林宗德告訴記者:“去年,我們這裡一批又一批的遊客,慕名前來體驗採摘葡萄,可今年遊客卻很少,葡萄賣不出去,有可能本錢都收不回來。”
記者採訪部分縣(市、區)的葡萄種植戶和超市業主,了解到:與往年相比,今年葡萄不好賣,銷售價格普遍走低。
為何會出現這個情況呢?
種植戶:種得越多,虧本越多
林炳坤是三元區中村鄉的葡萄種植戶,他今年在回瑤村等地有120多畝葡萄,他説:“今年銷售情況一般,總體情況不如去年好賣,主要靠個人買,單位團購的很少。”為了解決賣難問題,他特地建了網站,開通公共銷售微信平臺,通過網購,客戶直接與他下訂單。如紅乳、著色香、夏黑等不同葡萄品種,在廈門賣的價錢比在三明賣得要好,價格高,利潤較好,在三明超市賣得利潤較低。
沙縣旺農種植專業合作社林理事長説,今年葡萄種得越多,虧本越大,目前還有將近一萬公斤葡萄沒賣掉,已委託陽尊葡萄酒廠加工葡萄酒。
市場:葡萄運輸要保持新鮮穗粒完整
三明水果批發市場批發商張選明反映,今年葡萄價格走低原因很多,但與葡萄運輸有很大關係,比如:有的客戶運來的葡萄,採用大箱裝運,一串葡萄提起來會掉果五六粒,甚至十幾粒,賣相實在差。
張選明説,現在消費者生活消費觀念變了,對葡萄的保鮮度要求也高了,所以葡萄要特別注意保持新鮮和防止掉粒。
記者走訪市區部分超市和小攤販。超市營業員反映,今年葡萄價格從一開始就不行,有時降價銷售也沒人要。
列東汽車站和西客站人流較多。9月18日,記者在這兩處了解到,葡萄(提子)價格每斤僅6.50元。攤販沈香妹説:“去年這個時候,每斤葡萄最少都可以賣到12元左右。”
“什麼原因?”記者問她們。
她們回答説:“可能三明人不喜歡吃葡萄,賣相不好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
葡萄運輸如何保持新鮮,如何防止掉粒?
沙縣旺農種植基地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宗德説:“用小紙箱,每箱裝3公斤,箱內還放置冰塊。運輸時,箱與箱之間做到不擠壓。”
市農副産品信息中心:單位團購很少
市政府農副産品信息中心工作人員説,葡萄銷售由農業部門管理,他們主要負責全市農特産品信息工作。從他們掌握到的情況看,今年葡萄價格走低主要原因是僅靠個人買,而單位團購很少,大面積的葡萄只能外銷,或者自己消化做葡萄酒。目前有部分葡萄種植戶到中心,請求幫助發佈葡萄銷售信息。
市農業部門:休閒採摘缺乏後勁
市農業局經作站站長羅應貴、副站長范新單認為,以前,我市葡萄種植較少。由於採後貯運易造成掉果、爛果,外地銷到三明的葡萄也少。從2010年開始,我市各地興起葡萄種植熱,目前主要運作方式是休閒體驗採摘。剛開始,市民感到新奇,前些年,前往體驗的市民很多,儘管每公斤葡萄(提子)高達30元,也會購買,但隨著時間推移,如果沒有新特色和亮點,缺乏新鮮感,自然失去了活力。
果樹專家分析認為,如果種植戶一味採取休閒採摘觀光的方式進行投資,每畝成本投入高達3~8萬元,也指望葡萄銷售價格走高,一旦達不到期望值,將很難收回投資。
農業專家提醒:要科學適度規劃種植
提醒一:不要盲目跟風,要科學合理規劃種植。
近年來葡萄生産方興未艾,成為國內增長勢頭最好的果樹之一,各地葡萄種植積極性很高,我市自2010年來開始興起種植熱潮,2013年底全市葡萄種植面積達6779畝,産量近萬噸。
果樹專家提醒種植戶:雖然種植葡萄見效快,但千萬不能盲目跟風,一定要根據市場和形勢的變化,緊密結合當地實際,進行科學合理規劃,特別是要從過去休閒體驗採摘種植模式,理性地回歸到正常的葡萄生産種植。與寧德、南平葡萄産區相比,我市葡萄生産規模還很小,生産仍有潛力。據福安、建陽等主産區的果農反映,如果按正常生産模式管理,葡萄種植仍然有利可圖,據測算,如果葡萄每公斤的批發價在8-10元左右,每畝産量大概1500公斤,年收入1.2-1.5萬元左右,按正常的避雨種植方式,棚架每畝投資成本約1.1萬元,加上生産成本3000-5000元左右,進入結果第二年便能收回投資,即便價格再低些,每畝也有5000元左右的利潤,因而理性投資,合理控製成本,不貪大,是今後葡萄發展的正確選擇。
提醒二:注重新品種與新技術的推廣,錯峰銷售,延長供應期,調節市場銷售。
目前,葡萄品種主要為夏黑、巨峰,成熟期較集中,果品扎堆上市,市場銷售壓力較大。要選擇適合市民口味的新優品種,種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種,保持果品均衡供市,合理搭配鮮食品種與加工品種,力求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同時,要注重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使果品成熟期提前或延後,做到錯峰銷售,緩解旺季銷售壓力。所謂提前,就是利用大棚的保溫作用,提前扣棚升溫,破眠處理,讓葡萄提前萌芽、開花、結果,果實提前成熟上市。而延後,則可通過實施“一年兩熟”栽培制度來實現,即適當減少第一季挂果量,在第一季果成熟後,通過施肥、灌水、摘葉、破眠、保果等措施,使葡萄再生産一季果,這樣,不僅能減少第一季果供應量,又能延長果品供應期,提高效益。這一技術在台灣已應用數十年,廣西等省應用也相當成熟,我省福安、建陽等産區推廣效果也很好,目前我市尤溪、寧化部分葡萄園正在試驗。一旦成功,今後葡萄供應期就能推遲到11月份後。
提醒三:多渠道消化果品,重視冷鏈運輸,保持果品新鮮度。
種好葡萄的同時,要花心思抓好銷售,多管齊下促銷,首先要積極開發休閒採摘,開展促銷活動,擴大客源;其次是要開拓市場,不能僅盯住本地市場,或者坐等銷售,而應主動出擊,要加強外地銷售,通過在外設窗口、發展電子商務等方式,擴大銷售半徑,在運輸上要採用冷鏈運輸,保持葡萄的新鮮度,延長貨架壽命;再者要注重葡萄的深加工(如葡萄酒等),緩解旺季銷售壓力,調節葡萄生産與銷售,促進葡萄産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