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往期查看

透視京津冀經濟圈

    有許多困惑與難題,圍繞著京津冀地區:

    為什麼北京如此臃腫龐大,患上了嚴重的城市病,離北京、天津不到3小時車程的河北廣大地區如此的窮,而不能受到經濟輻射?[詳細]

記者觀察

協同發展需要頂層推動

  “京津冀一體化”提了很多年,卻始終沒有最終方案,而且是河北方面單方面很熱心,北京、天津方面持冷淡態度。

  據媒體報道,2011年5月,河北省就編制了環首都綠色經濟圈的規劃,並在當年6月在北京召開了首屆環北京都市圈城市發展峰會。但北京市政府方面並沒有人出席這次會議。

  不只是北京,天津市同樣是漠不關心。

  天津學者此前多有建議,希望京津冀協調發展,將天津建設為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就是南開大學教授提出的。當然,南開大學還有教授曾經提出京津一體發展方案,但遭到當時天津方面的否定。

  有專家直言,京津冀難以協調發展,更多是政治因素在起作用。如果想打破這一僵局,無疑需要高層的強力推動。

七個關注點

  七點要求的提出,與目前京津冀城市圈的現狀高度相關,即:自2012年年底起,京津冀地區長時間被重度污染天氣籠罩,威脅到了北京的生存,同時北京由於城市功能、産業、人口過於集中導致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肖金成認為,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執行存在一系列問題,迫切需要頂層設計。所以習近平在2月26日座談會中首先提到“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明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責任主體,有利於制定出明確、統一的規劃,這也是首次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因此,習近平所提出的要求中第二條就言明,“要著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著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充分發揮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的作用。”

政策展望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提出,與北京“大城市病”治理的必要性是緊密聯絡的。北京市社科聯副主席文魁認為,在功能定位和産業分工方面,最有可能的方向是將一些與北京戰略定位和首都核心功能不符的産業,尤其是工業,向河北和天津遷移,並帶動部分人口向河北和天津轉移,以解決北京的“大城市病”,讓北京放下人口承載能力不足的沉重包袱。

   2013年以來,京津冀地區聯防聯控治霾獲得實質性進展。2013年9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出臺,提出將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較嚴重區域進行重點防治。同年10月,京、津、冀、晉、蒙、魯六省區正式啟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實施“責任共擔、信息共享、協商統籌、聯防聯控”。2014年2月,中國氣象局與環保部首次聯合發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污染天氣預報;同時,京津冀正在國控站點之外布設大氣環境的區域監測站點。

  發達暢通的交通網絡是區域一體化的前提條件,而目前京津冀地區的交通網絡尚未實現統一規劃,城市群之間尚未形成完善的交通聯絡。習近平在講話中,著重提到“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交通一體化”等內容,體現了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對基礎設施和交通體系建設的重視程度。因此,預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完成後,將會出臺較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首都經濟圈將出臺 主動融入成共識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發展勢頭良好,但目前整體實力不強、各自為政、區域發展失衡、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比較突出,巨大潛力還沒充分發揮出來。

  “只有深化改革,跳出行政區劃的局限,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才能真正推動區域協同發展。”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楊崇勇坦率直言。

  一條界線幾重天。北京目前城市功能太多太集中,人口處於超飽和狀態。京津兩大城市鶴立雞群,而河北很多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還較低。京津冀要協同發展,就需要發展周邊城市,承接京津部分功能,調整優化城市佈局。

  據了解,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研究首都經濟圈的規劃。這個規劃已經徵求了若干次意見,很快就要出臺。出臺以後,京津冀三地要找到結合點來開展工作,但並不是在原來的層面進行轉移和疏解,而是在一個大尺度上進行京津冀甚至是環渤海範圍的大佈局。[人民日報]

媒眼

京津冀合作應9個“一體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表示,京津冀的合作,要在9個方面做到“一體化”,第一是要統一思想意識,實現思想意識的一體化;第二要建立組織機構,實現組織的一體化;第三要在土地、人才、財稅政策上做到政策一體化;第四要規劃保障實施,實現規劃一體化;第五要在交通、通信等方面實現建設一體化;第六要在大區域中産業集散、建立網絡層級協作關係,實現産業發展一體化;第七要在生産要素市場統籌協調,實現市場一體化;第八要進行佈局建設協調,實現科教一體化;第九要實現品牌的一體化。李佐軍強調,在合作過程中,各地區都要“有所放棄,有所謙讓”。

  李佐軍表示,促改革、穩增長、調結構、防通脹、惠民生、保環境、反腐敗是全國兩會報告的精髓。他同時表示,新型城鎮化應該是以人為本的、市場的和協調的城市化,讓更多農民也參與分享現代城市文明,引導企業主體參與建設,讓城鎮建設與産業發展、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

——北京日報

唯謀求共贏才有京津冀一體化

  實現以北京為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繁榮,京津冀三地首先要做好功能定位、産業分工和城市佈局的合理規劃。

  交通、通訊的一體化是京津冀一體化所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但是,僅有硬體的一體化遠遠不夠。此前,北京大興、通州等衛星城的建設,也有分擔中心城區功能的意圖,但卻在快速發展中成為集合城市,失去了原定作用。其原因在於,北京中心城區的虹吸效應強大,導致衛星城無法發育或至少一個較長週期內無法發育出獨立的、可與中心城區區分的經濟功能。相較而言,北京周邊的河北縣市區,目前經濟體系的發育更滯後,對於北京的經濟依附性更強,即使在硬體上與北京連成一體,恐怕目前也不能起到北京副中心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導致“臥城”“睡城”的大面積出現。

——京華時報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