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11年的黃金期後,國內各地加大了對氟化工重要原料--螢石的産能建設,據不完全統計,當前,甘肅、陜西、四川等17個省市區已經建成或在建、擬建氟化工産業園(基地)超過40個,這些氟化工基地的建設已加劇了行業競爭。
據了解,2013年螢石成品産量達590萬噸,同比漲3.5%,由於産能過剩加之國內外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氟化工行業發展一落千丈。2013年97螢石濕粉最高價為1950元/噸,同比跌11.37%,出現在一月份。三季度因市場受挫連連,七月末市場報價跌至1521元/噸,成為年內最低點。
卓創資訊分析師郭彥慧表示,由於下游頻頻走跌,市場難獲看漲動力,且自5月起,下游市場進入快速下跌通道,加之宏觀經濟環境孱弱令需求景氣度滑落,粉料報價開始下滑,同時,競價出貨也拉低了市價。
經過2005-2012年曆時7年的快速産能擴張后,2013年,國內甲烷氯化物行業進入洗牌階段,成本倒挂掣肘下,部分工廠開工率始終維持低位運行。
山東大海金茂鋁業于2012年12月投産的12萬噸/年裝置,開工率僅3成左右,且自2013年7月的環保檢查開始,裝置全部停車,後續開車情況不佳。
江蘇梅蘭化工因裝置老化,28萬噸/年裝置全年開工率基本維持在5成左右。
特別是山東魯西化工,因液氯自供量不足,需外採一部分液氯,加上2013年液氯價格保持高位震蕩,綜合成本較其他廠家偏高,廠家于2012年10月份投産的20萬噸/年裝置基本處於停車狀態。
卓創資訊分析師郭彥慧認為,行業産能過剩嚴重,並由此造成需求低迷加劇,利潤低廉等是廠家開工率持續走低的關鍵原因。
上述報告還顯示,2012年氫氟酸裝置平均開率不到60%,氟化鋁在40%左右,産品價格較2011年高點時下跌50%左右,大都處於虧損狀態,企業經營困難。但投資熱度有增無減,氟化鋁、新型製冷劑(HFC134a、HFC-32、HFC-125)等按照目前公佈的在建和擬建項目規模,到2015年可以滿足全球的需求還有富餘。
根據《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要求,我國需在2013年將製冷劑R22生産和消費量凍結在2009年至2010年的平均水平,2015年淘汰凍結水平的10%,2020年淘汰35%,2030年淘汰所有製造業的生産與消費。
2013年作為R22受環保配額量壓制的起始年,環保部下發生産配額量為30.84萬噸,僅佔國內總産能的39%左右。
八月底由於配額量提前用完引發的供應偏緊的現象令部分企業始料未及,市場一度出現“有價無量”的現象,這也為新政策實施所必須經歷的適應期。前車之鑒將令企業在後續的淘汰進程中進入調整期,2014年合理排産可能性較大。
針對行業存在的問題,早在2011年3月,工信部就發佈了《氟化氫行業準入條件》,規定新建生産企業的氟化氫總規模不得低於5萬噸/年,且應當有穩定可靠的螢石資源保障,但該準入條件只針對氟化氫品種。
隨後,備受業內期待的《氟化工産業政策》針對幾乎所有的氟化工産品做出更嚴格的準入規定,且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涉及規模、關鍵原材料、綜合能耗等多個方面,部分品種不僅新建,包括改擴建都進行了限制。同時,産業政策對上遊氫氟酸的能耗、環保、進出口政策也做了全面規定。
記者了解到,這份由工信部組織、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起草的《氟化工産業政策》已于2012年9月底上報國家工信部,不少業內人士及專家普遍認為該政策會在當年年底公佈。然而,一年過去了,政策仍未出來。
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葛方明表示,“目前政府的重點還是放在對國民經濟影響大、産能過剩問題更嚴重的一些行業如鋼鐵、平板玻璃等。其實氟化工行業的産能過剩問題已越來越突出,必須儘快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實行總量控制,優化産業佈局,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為加快氟化工産業發展,阜新市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搭建産業集聚平臺。該市專門委託石油和化工規劃設計院編制了《氟化工産業發展規劃》,委託省城市建設規劃院編制了《阜新氟化工基地建設規劃》。規劃總體定位是:“將阜新建設成為體系完整、以含氟精細化學品為特色、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中國氟都”。
規劃完成,建設隨之跟進。省、市、縣三級加大投入,總面積20平方公里的氟産業開發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等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截至目前,阜新氟化工産業基地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億元,起步區道路、供水、排水、供電和通信等基礎設施達到當地開發區一流水平,研發中心、公鐵立交、熱源廠及道路工程等重點工程陸續完工。基地已建成20公里主幹路網,形成了5萬噸的日供水能力,2萬千伏安的供電能力,移動、聯通和電信三家通訊公司入駐基地,競相提供優質服務。
環境保護是化工産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阜新氟産業開發區開建之初,就把環保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打造環保濕地,建起5萬噸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開建800噸垃圾發電項目,建設污水處理廠,構建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循環經濟圈,保護整個開發區的碧水藍天。 2011年7月,開發區投入3500萬元,開工建設日處理1.5萬噸污水的污水處理廠,採用硅藻精土水處理技術對區內工業項目的生産廢水和生活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目前,污水處理廠已進入調試運行階段。
定位高端,引領前沿,使阜新氟化工開發區一些産品已經開始領航國內外市場。目前能生産氟材料製品和精細化學品兩大系列上百種産品。其中聚四氟乙烯樹脂及製品的産量和質量處於國內同行業領先地位,常溫常壓下生産氟碳醇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芳香族含氟醫藥、農藥中間體領域躋身世界一流行列,世界公認的氟化工除草劑産品中,80%以上採用的是“阜新造”化學中間體。恒通公司是繼美國杜邦公司、德國拜爾公司之後世界第五家、國內第一家掌握氟碳醇生産技術的企業。鷹鵬公司與韓國OCI公司合資建設年産4萬噸高品級氫氟酸項目,一期項目已經投産運行。這些高端項目的落戶,標誌著阜新氟化工産業已步入到一個新階段。[東北新聞網]
化解過剩産能時,淘汰誰不淘汰誰,其實不需要政府來決定。政府要做的,應該是強化環保硬約束,一碗水端平,對所有企業都嚴格執行統一的環保硬標準。只要牽住環保這個牛鼻子,剩下的東西交給市場就好了。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下,企業自然會根據自身狀況進行抉擇,有管理、技術、資金或者其他優勢的鋼鐵企業,自然會淘汰落後的不環保的鋼鐵企業,何需政府去過度操心呢?
進一步説,這個思路也完全可以適用於很多其他的産能過剩行業。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唯有解決了政府越位缺位錯位的問題,才能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才能真正做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才能形成化解過剩産能的長效機制。
要有效化解長期存在的産能過剩,必須在深層次體制機制上做文章。首先要把盲目干預市場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通過行政體制改革,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直接參與,把主要精力放在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這是讓市場充分發揮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前提條件。
要有效化解長期存在的産能過剩,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再簡單地以GDP論英雄。要建立和推行科學的領導幹部政績考評體系,淡化GDP,強化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權重。同時,要堅決清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採取的優惠政策,以及地方保護、市場分割的限制措施,健全問責制,對盲目干預造成嚴重損失的,應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與以往不同,中國經濟正在減速換擋,本輪産能過剩很難在增長中自然化解。儘管嚴重的産能過剩會導致惡性競爭,造成技術閒置和資源浪費,但它又確是一些地方的經濟支柱,甚至“看家産業”,一旦淘汰,短期內將直接影響GDP和財政收入。因此面對中央部署,一些地方上動下不動、頭轉身不轉,或者“上街不要,下街一搶”。結果就是,産能過剩成為“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我們説化解産能過剩是一場攻堅戰,難就難在這裡。
都不願意放棄眼前利益,只會導致整體經濟結構身染沉疴;都想把矛盾往後推移,結果必然積重難返。誠然,在一定意義上,産能過剩是一個行業走向成熟期的標誌。但産能過剩越多越嚴重,就越會出現經濟質量與效益遞減,經濟活力和競爭力減弱,發展後勁和抗風險能力降低。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諸多問題,一個重要根源正在於此。面對産能過剩,一些地方怎麼能只講地方利益、局部利益而不講全局利益、大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