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一面是世界頂級奢侈品在中國攻城略地、跑馬圈地,一面是中國奢侈品市場增速進一步放緩。儘管中國消費者依然是全球奢侈品消費最大人群,可本土消費比例萎縮也是不爭的事實。是奢侈品牌創新不夠嗎,還是土豪朋友們眼界越來越高了呢?[詳細]
自從去年年底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後,一系列抑制公款消費、反對鋪張浪費的“組合拳”接連發力,政壇颳起一陣“清風”,對奢侈品饋贈風潮産生了較大影響,其中一線城市的商務送禮比例降低很多。
在“八項規定”出臺不久,匯豐銀行就曾在報告書中指出,中國社會的風氣正在發生變化,對富有階層消費的監督氛圍越來越濃重。匯豐銀行指出,“為第二位夫人或者女朋友以外的女性購買奢侈品的風氣正在消失”。
男士服裝和腕錶兩個産品品類減退最為嚴重。2012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男士服裝同比增長12%,但今年該品類的消費下滑1%;腕錶銷售也由去年同比下滑5%,進一步惡化為下滑11%,腕錶的價格越高,下降的幅度越大。
瑞士手錶行業協會數據也顯示,歷峰集團和瑞表集團今年前10個月出口至中國的手錶同比下降了14%。
隨著海外代購市場的火熱,有關奢侈品的商業信息逐漸透明,致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願意為奢侈品牌的溢價買單。
貝恩諮詢公司發佈的《2013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顯示,2013年中國奢侈品消費者依然是全球奢侈品消費最大的人群,消費量達1160億美元。本土消費比例進一步萎縮,而中國消費者海外購買奢侈品的勢頭繼續增長,海外支出佔中國消費者奢侈品總支出的67%。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遊客出境旅遊花費超過630億美元,同比增長35%。其中,中國遊客境外遊消費的65%用於購物。
2011年3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就曾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這五類産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內地市場價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以珠寶、腕錶單品為例,即使是渠道商以折扣價採購,加上30%的進口關稅率、17%的增值稅率以及企業20%的利潤空間,綜合售價與香港、巴黎等地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優勢。目前來看,單價在10萬元以上甚至上百萬元的産品,客戶直接去香港和巴黎品牌專櫃購買更為實惠。
財富品質研究院發佈的《2013中國奢侈品報告》,對中國消費者消費心理的調查發現,高凈值人群選擇購買奢侈品的主要因素為符合自身氣質,支持率為33%,而選擇品牌知名度高的則為16%,身邊朋友在用的影響則為14%。
一名奢侈品資深擁躉瑤瑤對奢侈品在國內的市場表現深有感觸。據她透露,最近幾年,消費者越來越青睞小眾産品。她周圍的朋友們今年沒有一個購買知名度最高的LV,而是LVMH旗下另一個設計風格更簡潔的Celine受到了追捧。
“現在消費者買東西更喜歡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小眾或者定制的概念逐漸開始深入人心。他們希望手中的奢侈品不僅能顯示自己的財力,最好還能説明自己的品位。”瑤瑤表示。
在相對成熟的社會文化中,中國消費者已經意識到,“身價”更多的是體現在一個人的氣質與談吐中,而非外在的物質包裝。國人的消費理念已經在這樣的基礎上有所轉變,高端消費者更傾向於背後有故事、設計私人化的奢侈品。
“愛馬仕下月就要漲價了。”近日,廣州市民林先生在香港愛馬仕專賣店幫女友挑選絲巾時,專賣店銷售人員表示,明年起愛馬仕將正式提價,具體提價幅度和品種等待公司的最終通知。“高價仍然阻止不了消費者的熱情,每次來香港的奢侈品專櫃都見到店舖外排隊的人龍。”林先生説。記者了解到,愛馬仕官方在公佈上半年業績時曾公開表示,集團計劃明年對産品進行提價。
奢侈品價格每年的上漲似乎已經成為其固有的品牌策略。美國勞動統計局統計顯示,在過去的10年裏,奢侈品的價格已經上漲了60%。
奢侈品專業代購小熊告訴記者,“現在奢侈品價格年年漲。”記者在不少奢侈品代購店發現,不少代購都打出了“今年不買就等更貴的價格”來做宣傳。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3年裏,愛馬仕凱利包(Kelly Bag)的售價從4800美元(約合人民幣30240元)上漲到7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7880元)。
“所以如果是購買全新的奢侈品,即使價格年年在漲,但到了回收終端卻賣不起價格,可以説沒有任何投資收益。”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各大奢侈品牌基本上都是量産,這大大降低了奢侈品過去的專屬性和稀缺性,大牌公司不斷製造各種升級版、限量版,直到限量版也成為街景。現在奢侈品只有極少量古董型的奢侈品還具有保值性。[詳細]
2013年中國奢侈品消費總額預計達1020億美元。國內奢侈品消費市場近年來大幅提升,中國已成為奢侈品消費增長最強勁的市場。不過,與之不相符的是,許多大牌奢侈品在中國市場只有銷售,卻沒有售後服務。
有需求就有市場,記者走訪發現,一些敏銳的商家就捕捉到了這一市場需求,部分企業率先進軍奢侈品護理和保養業,並提早佈局市場。
對於高檔消費品境內外價差的爭議並不新鮮。早在2011年3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就曾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這五類産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內地市場價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業內普遍認為,進口環節稅負過高是導致境內外高檔消費品價差的主要原因。而該價差又進一步造成消費外溢和稅款損失。縮小境內外高檔品牌的價差不是一方能夠完成的,政府需要做的是從政策層面優化稅收結構,此外,為高端零售業公平有序地發展提供較好的平臺,同時鼓勵和培育本土高端品牌,這樣,跨國企業也會在華更加審慎地實施高定價策略。
政府政策的收緊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2012年10月以來,中國政府出臺一系列新政策,限制公務人員公款消費,以奢侈品為代表的禮品饋贈風潮一定程度受到抑制。如將名煙、名酒也視為奢侈品,影響則更為明顯。以産品品類論,手錶及珠寶産品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箱包、男裝、鞋子産品的增速也有所放緩,化粧品和女裝所受影響則相對較小。
消費者偏好也在發生轉移。社交媒體上出現的系列曝光事件,使部分消費者購置奢侈品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是選擇有著醒目LOGO的商品。炫耀型消費永遠會存在,但是對奢侈品非常了解、不太願意炫耀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代表著消費品位的成熟。特別是那些位於中國一線城市的年輕消費者,其中很多人受過良好教育,有一定的國際視野,他們選擇奢侈品是為了彰顯獨特的時尚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