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日前國務院發佈了《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資源枯竭城市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解決,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轉型任務基本完成。[詳細]
通常,資源型城市的有一個共性——“荷蘭病”。
“荷蘭病”(the Dutch disease)是指一國特別是指中小國家經濟的某一初級産品部門異常繁榮而導致其他部門的衰落的現象。
20世紀60年代,已是製成品出口主要國家的荷蘭發現大量天然氣,荷蘭政府大力發展天然氣業,出口劇增,國際收支出現順差,經濟一派繁榮。可是蓬勃發展的天然氣業卻嚴重打擊了荷蘭的農業和其他工業部門,削弱了出口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到20世紀70年代,荷蘭遭受通貨膨脹、製成品出口下降、收入增長率降低、失業率增加的困擾。這種資源産業在“繁榮”時期價格膨脹並以犧牲其他行業為代價的現象,被國際上稱之為“荷蘭病”。
而“荷蘭病”又在經濟學上用來警示在發展過程中過分依賴某種相對豐富的自然資源的危險性。
《規劃》所列舉的262個資源型城市,或多或少都遭受“荷蘭病”的困擾。以阜新為例。該市開採煤炭百餘年,新中國成立以來貢獻原煤7億噸,用60噸車廂裝運可繞地球4圈半,發電2000億千瓦時,全國每人可享受170千瓦時,故有“煤電之城”之稱,被譽為“共和國的發動機”。
然而世紀之交的阜新,陷入了“礦竭城衰”的陰霾中。
“九五”期間,阜新市GDP年均增幅僅為2.1%,比當時的西部地區還低,是遼寧省14個市中唯一一個市本級和七個縣區全部享受省補貼的市;全市有23對礦井相繼關閉停産,15.6萬人下崗失業,19.8萬人處於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經濟社會矛盾突出到極點,阜新被稱為“遼寧最不穩定的地區”。
一時間,城市“失眠”,阜新好多人心裏不理解,老的下崗了,小的還在上學,學費交不起。
上世紀中國著名的阜新市海州露天煤礦夜間生産的畫面,火紅的挖掘場景,曾經感動了不少的中國人。作為著名的煤電之城,那高高揚起的挖煤的電鎬,也被印上了1960年版的5元人民幣。但2005年6月8日,曾經日夜趕工生産的海州礦,在生産了24億噸煤炭後,卻停了下來,原因很簡單:煤已經被採完了。
這座新中國成立初期第一個五年計劃斥鉅資建造的露天煤礦,幾乎見證了整個煤炭開採史。從1953年7月到2003年年底,該煤礦共生産煤炭2.1億噸,上繳國家的稅收和利潤達33.8億元。但多年來的超強度開採,使其煤炭可採儲量至今僅剩87萬噸。據統計,2003年阜新全市三分之一以上工業企業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15.6萬産業工人相繼下崗,這一數字佔到了職工總數的36.7%;從全市來看,共有19.8萬人處於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此外阜新還面臨著棚戶區擁擠成片,採空區不斷沉陷的尷尬處境。
現任遼寧省阜新市市長楊忠林指出,截止到2012年底,幾大煤礦基本上都已經破産。煤碳資源逐漸枯竭,讓阜新陷入了困惑。
阜新是依靠煤炭資源興起的城市,面對資源枯竭,發展煤産業鏈的上下游是最便利的轉型手段。阜新市規劃,要圍繞煤化工副産品打造一個煤化工園區,對煤化工的副産品和主産品進行更進一步的深加工。
為了幫助阜新順利轉型,國家批准大唐國際在阜新投資245.7億元,建設了煤化工循環經濟園,利用內蒙運來的低熱值的褐煤來加工煤制天然氣,分三系列(期)滾動建設,其中第一系列工程2012年底建成投産,年生産天然氣13億立方米(日産400萬標方),第二系列、第三系列規模分別為年生産天然氣13億立方米(日産400萬標方)。這一工程全部建成後,每年天然氣就能産生上百億元的銷售收入。
阜新市是一個農業大市,人均耕地6畝。依靠人均耕地較多的優勢,阜新先後引進了雙匯、魯花等一批農産品深加工企業,在這些企業強大市場銷售能力的帶動下,當地農民搞起了養殖、種起了花生,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也促進了貧困農民的增收。
入駐的企業中,雙匯就提供了1000多個工作崗位,每年納稅一億多元。而為保障魯花的原材料供應,阜新僅花生就種植了270萬畝。而通過十年發展,阜新農林牧魚總産值已經達到21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7000多元。
海州煤礦雖然倒閉,但是人們發現這巨大的人工天坑、煤礦遺址上斑駁的鐵軌、廢棄的電鎬、蒸汽機車等礦山裝備,每年都會吸引大批國外蒸汽機車愛好者和攝影者不遠萬里來到這裡,追尋這一漸行漸遠的工業廠區。
十年轉型,目前阜新已經建起裝備製造、煤化工、瑪瑙、現代農業等十大産業集群。10年裏,煤炭工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從33.4%下降到22.2%,裝備製造業佔工業比重從3%提升到27.8%。地區生産總值從70億元上升到47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4.5億元增加到50億元。人均GDP從3391元上升到25893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4327元增加到14994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從1122元增加到7615元。實現了國家對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的初步目標。涅磐重生,阜新的悲喜劇,期待有262次上演。
為統籌推進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國務院近日印發了《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要求到2020年,資源枯竭城市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解決,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轉型任務基本完成。資源富集地區資源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格局基本形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建立健全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規劃》首次界定了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並根據資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差異,將資源型城市劃分為成長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種類型,明確了不同類型城市的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並針對資源型城市發展實際,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提出了有序開發綜合利用資源、構建多元化産業體系、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加強支撐保障能力建設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並明確了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詳細]
目前,資源型城市的發展存在過度開發資源、超強度地開發資源的問題,這種現象正是政績觀扭曲的反映。早在兩年前,青海省就已經明確,對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的三江源地區,不考核GDP。這有利於引導地方政府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上,而不是不顧條件盲目地招商引資,或者過度開發本地的資源。目前,資源枯竭城市績效評價辦法分為共同指標和特徵指標兩類。其中共同指標指所有資源枯竭城市都要考核的指標,特徵指標則主要分為煤炭、金屬類、油氣類、森工類,並根據不同的資源確定不同指標。
昔日繁華的“汽車王國”最終上演無奈破産的悲劇,而曾與底特律一樣遭遇發展瓶頸的德國魯爾區眾多城市,卻實現了華麗轉身。專家認為,對於中國不少城市建設者而言,在轉型發展中,再大的船、再難調頭,也已經到了需要轉舵的時候。
底特律破産,雖然映襯的是當地財務狀況的惡化以及物態資産的貶值,但其實質是美國産業更替的寫照與標尺。過去30年,受制于高成本與能源資源稟賦約束的美國製造業由盛及衰,金融危機更加速了傳統工業城市的破産進程。但美國到底是美國,雖然有底特律等老工業城市形成的“生銹地帶”,卻更有海岸地區生機勃勃的“陽光地帶”,在本國製造業衰退過程中同時也展開了産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從這個意義而言,底特律破産更像是美國經濟調整的産物。
資源的加速枯竭,和粗放的發展方式脫不了干系。在資源枯竭面前,平民百姓或是達官顯貴,無人可倖免。界定出資源型城市,並將它們作為維護能源資源安全的保障地、推動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主戰場無疑是一個好的理念,但如果不因地制宜地設計科學的轉型發展模型,只是甩一塊轉移支付的資金了事,只怕會讓這些錢以保護資源的名義加速資源的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