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宏觀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之路

發佈時間: 2013年12月06日 16: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之路

  華鎣煤都變綠都。華鎣市委宣傳部供圖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轉型之路

  華鎣城區杜家坪的棚戶區改建工程。

  12月3日,國務院印發《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這是我國首次出臺關於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國家級專項規劃,界定了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並根據資源保障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差異,將資源型城市劃分為成長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4種類型。廣安華鎣市被劃為衰退型城市。

  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華鎣市有哪些突圍經驗?昨日,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前往當地探究竟。

  1

  曾經輝煌煤炭産業“一枝獨秀”

  在華鎣市發改局一位官員,仍對上世紀90年代華鎣經濟發展盛況記憶猶新,“那時候,整個華鎣的工業就是煤炭産業一枝獨秀。”據悉,華鎣市礦産資源主要以煤炭資源為主,查明煤儲量達27188.33萬噸,其中可採儲量達19153.4萬噸。

  資料顯示,在1990年—2000年的鼎盛期,華鎣市國營、集體、個體煤礦企業最高達102個,其中華鎣山主峰下的瓦店鄉,煤礦企業達到30多個,全市採煤從業人員多達30000人以上,開採能力超過600萬噸/年,煤炭工業産值超過了工業總産值的60%以上。

  華鎣市發改局人員白磊説,在那個煤炭産業蓬勃發展的美好時代,也伴隨著煤炭資源開採業的無序,造成了煤炭資源極大浪費和地質環境的嚴重破壞。

  2

  發展“後遺症”資源枯竭、生態壞境破壞

  按照當地官方説法,2000年—2005年是華鎣煤礦産業的衰竭期。為規範礦産資源開採秩序,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産資源,華鎣先後進行兩次大規模的關井壓産工作,煤炭生産企業由原先的103個減少到33個,年生産能力下降到450—500萬噸/年。

  2005年,華鎣市的煤炭資源正式進入枯竭期。礦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體、支柱地位逐步消失,儘管當時通過技改擴能,煤礦年産能力雖可達400萬噸以上,但煤炭資源儲量大幅減少。截至2007年末,華鎣累計開採原煤21644.43萬噸,其中損失量6926.23萬噸,佔探明儲量的79.61%,當時預計剩餘煤炭資源尚可開採7.92年。如今5年過去,華鎣市可採煤儲量已不足3年。而一度超過3萬人的採煤大軍,目前只餘下1.1萬人。

  昨天下午,在華鎣綠水洞煤礦棚戶區,幾棟破舊的樓房在灰濛濛的天空背景下,毫無生氣。煤礦工人家屬陳大媽和一群退休工人圍在一起打麻將,過去30年來,她已習慣了一棟樓居民共用一個公共廁所、白天也需開燈照明的生活,但房屋的質量讓她很擔心。

  華鎣市發改局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煤礦産業不僅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破壞,礦山棚戶區改造也絕對是個棘手的問題。據悉,華鎣現有始建於1970年的礦山棚戶區11個,50000余名棚戶區居民行路難、吃水難、就醫難等系列嚴重問題亟待解決。

  3

  産業突破推進産業多元化發展

  曾有業內人士提醒,對於資源型城市來説,如不及時轉型升級,一旦資源耗盡,城市失去了發展動力,整座城將人去城空了,成為無人住的“鬼城”。此話並非聳人聽聞,鄂爾多斯、陜西神木、甘肅玉門、湖北黃石、長春等城市被稱為中國正在衰落十大城市,而鬼城鄂爾多斯的衰落程度排名第一。

  差不多在煤炭資源出現枯竭的同一時期,華鎣開始著手城市産業轉型。2009年,華鎣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四川首個資源型城市轉型試點市。

  “華鎣正處於資源型工業向非資源型工業轉變的關鍵階段,我們只有大力實施工業立市戰略,推進産業多元化發展,加快向培育主導産業轉變。”華鎣市委書記歐太元在接受華西城市讀本記者專訪時曾表示,當前,華鎣主要圍繞電子信息、機械加工、新材料等主導産業招商,致力於打造500億産業園區、培育2-3個百億主導産業,建設川東北地區最大電子信息産業園、新材料基地,創建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據悉,目前先後有100家左右企業入駐廣華工業新城,去年的産值達45億元,將力爭今年工業總産值突破200億元。預計到2017年,入園企業將突破200戶、上市公司達到2戶,工業總産值突破600億元,非資源工業佔比達到70%以上。

  在華鎣市發改局工作人員白磊看來,華鎣市的工業已經由以前的“煤炭産業一枝獨秀”成功轉變成電子信息、機械加工、新型材料“三足鼎立”的局面。此外,旅遊業已經成為華鎣市的一張新名片。

  4

  改變環境恢復生態,改善礦區居民環境

  不過,對於前期礦産資源開發留下的生態環境破壞、以及煤礦企業減少而留下的大批剩餘勞動力等“後遺症”,該如何解決?

  華鎣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當地爭取到國土資源部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資金,此後,又向省發改委爭取到石漠化治理項目資金等多個項目,用於對前期因煤炭資源開採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進行治理。

  據悉,2012年以來,華鎣市共完成石漠化綜合治理60.88平方公里,鞏固退耕還林10.5萬畝,實施天然林保護23.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6.9%,2010年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全面完成,2011年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一標段基本完成。

  而對於因資源枯竭導致的大量剩餘勞動力,華鎣當地通過對這些勞動力進行就業培訓,推薦到工業新城的企業上班,或是通過小額擔保貸款、創業扶持、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措施解決下崗工人的就業問題。目前,礦區棚戶區改造已經提上日程。在華鎣城區杜家坪煤礦棚戶區建設工地,11棟電梯樓正在修建,屆時將能改善廣能集團2000多戶礦區居民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城裏人。

  貼在建設工地圍墻上的宣傳紙張上如此描述“棚改願景”:改造完成後,華鎣山礦區煤礦棚戶區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將得到明顯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臺套服務設施基本完善。據華鎣市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還會通過就地安置和異地安置兩種方式,對礦區棚戶區進行改造,改善礦區居民的生活環境。

  邱海鷹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王超

  【新城名片】

  華鎣轉型

  華鎣市是典型的資源型老工礦城市,近年來,隨著煤炭資源逐步枯竭,經濟結構失衡、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社會穩定壓力增大等問題逐步突顯,城市轉型迫在眉睫。

  為此,華鎣市積極啟動城市轉型工作。2009年3月,國務院批准華鎣市列入全國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按照《國務院關於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38 號)精神,大力推進城市轉型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根據國家發改委對第二批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評估的總體要求,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級有關部門對華鎣市轉型發展工作組織開展了評估工作,通過實地現場調研,多方聽取意見,分析轉型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總結轉型經驗,提出了政策建議,形成了《華鎣市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評估報告》。

  華鎣市緊抓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試點的重大機遇,以建設四川省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示範區、成渝經濟區廣渝合作核心區、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為轉型發展定位,奮力實施“三次創業”,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加快發展接續替代産業,加強環境整治和生態保護,著力解決就業等社會問題,切實加強基礎設施等支撐保障能力建設,做到了經濟轉型、社會轉型、生態轉型、政府轉型協調共進,經濟實力、城鄉環境、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發生了積極變化。

  華鎣市轉型工作有四大特色:堅持把促進經濟、社會、生態、政府“四個轉型”作為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基本內涵;把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聯動”作為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的基本路徑。

  如今,作為資源枯竭的華鎣市,其轉型還處在關鍵時期,但它的轉型經驗還是值得其他面臨同樣困境的城市作為一個參照樣本。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王超攝影報道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華鎣市 城市轉型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