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記者獲悉,全球集成電路産業已進入重大調整變革期,國家在支持集成電路産業發展上或有大手筆。伴隨著紫光集團近期斥資近27億美元相繼收購兩行業翹楚,一場集成電路産業的資本運作大戲正在醞釀。[詳細]
集成電路(芯片)一直是我國電子業發展心病,而集成電路恰恰在自動化工業設備廣泛應用,如有一個強大的集成電路産業將會對現代工業提供巨大支持。
集成電路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引出線和焊接點少,壽命長,可靠性高,性能好等優點,同時成本低,便於大規模生産。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遙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晶體管可提高幾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
特別是現在自動化時代,電子産品已經充斥在生産及生活之中,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好壞與一國綜合競爭力壯大密切相關,很多精密加工設備都需要性能強大的集成電路産品。
但不幸的是,國內由於技術薄弱,在集成電路發展始終落後國際水準,該産品的進口總額每年都佔高科技進口産品較大份額。為改變這一情況,我國在産業規劃已有一定傾斜,通過扶持政策推動産業技術進步。
2013年,國內集成電路産業在國內電子信息製造業帶動以及國內政策推動的共同影響下,呈現“持續走高”的態勢。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産業銷售額1813.78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設計業574.23億,同比增長31.8%;製造業450.4億元同比增長16.1%;封測業789.15億元,同比增長6%;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出口量1071.6億塊,同比增長30.6%,出口金額707.4億美元,同比增長105.1%。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3年前三季度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1990.3億塊,同比增長13.5%,進口金額1752.7億美元,同比增長27.9%。而同期我國原油進口2.1億噸,進口均價每噸775.4美元,即1628.34億美元。
“目前我國芯片産業對外嚴重依賴,國內約有八成的芯片需要進口,其中高端的幾乎全部要進口,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們的電子産品需要看他人臉色行事。”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在整個電子産品中,芯片不僅是設備的核心,也佔有很大的一部分成本。對於産業來説,芯片的輻射效應十分明顯。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芯片1元的産值可帶動相關電子信息産業10元産值,帶來100元的GDP。
正因為如此,歐美發達國家一直對芯片領域十分重視,上世紀以來,産業內誕生了英特爾、AMD、ARM等巨頭。芯片行業同時也是個需要鉅額資本支持的行業。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加大力度支持首先就應該集中在研發資金支持方面,目前863、核高基、專項支持等每年資金支持約在百億元規模,而芯片巨頭英特爾2013年研發總投入高達130億美元,佔到每年收入的15%左右。
國家近年來不斷加大對集成電路産業的政策扶持力度。早在1995年11月,鋻於我國集成電路發展嚴重落後於國外,原電子部向國務院提交了《關於“九五”期間加快我國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報告》。在黨和國家的領導直接支持下,1996年3月,國家對建設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生産線的項目正式批復立項,這就是業界俗稱的“909工程。”
2000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鼓勵軟體産業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18號文”)。
2011年2月,國務院又頒布了《進一步鼓勵軟體産業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新18號文”),支持集成電路企業做大做強的思路尤為突出。
從“909”開始其實國家對集成電路産業一直持扶植政策,“不過更多采用撒胡椒面的模式,資金分散、多點支持,在産業發展初期應當説沒有錯,伴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特別是中國製造的崛起,諸如展訊、海思、銳迪科等一批有規模有一定實力的公司正慢慢崛起,未來十年政府需要做的是重點支持這些已經被市場認可、證明的公司做大做強。”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説道。
目前國家已經確定將出臺政策扶持集成電路芯片行業,該計劃由工信部主導,目前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在四季度方案有望定稿,並送交高層審批,正式發佈時間可能稍晚。操作層面上,主要是從國家層面扶持企業加大資金投入。資金扶持的形式上,有可能採取産業投資基金的方式。新一輪扶植政策的即將出臺也給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如果把電子設備比作一個人,那麼集成電路芯片就是這個人的心臟。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這一“心臟”産業長期高度依賴進口,嚴重受制於人。不過,近年來高新技術的進口替代風潮興起,實現高新技術領域的國産化受到高度重視。日前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國家近期將出臺政策扶持芯片産業,支持力度和決心將遠超以往。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不管是軍隊、政府還是民用等各個領域,電子設備目前已經十分普及,實現芯片這一最核心部分的國産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歐美發達國家一直對芯片領域十分重視,上世紀以來,産業內誕生了英特爾、AMD、ARM等巨頭。芯片行業同時也是個需要鉅額資本支持的行業,僅英特爾2013年的資本支出就高達130億美元,佔到每年收入的15%左右。
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芯片産業起步晚、底子薄,早年的大型芯片如龍芯遲遲無法産業化,關鍵設備、原材料等長期依賴進口。從産業分工來看,國內從事芯片業務的企業以代工居多,創新能力不足,從業人數規模與研發實力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身份嚴重不匹配。[詳細]
近日馬凱副總理在深圳、杭州、上海調研時強調加快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産業發展是中央作出的戰略決策,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聚焦重點,強化創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努力實現集成電路産業跨越式發展。如何實現跨越式發展?那就要形成大兵團作戰的模式,這個提法已經提了很多年了,現在是有行動了。國家在支持集成電路産業的動作會非常大,將有大手筆,這個力度可以遠超18號文件。2000年6月國務院頒布的《鼓勵軟體産業和集成電路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國發[2000]18號,後來簡稱“18號文件”)對中國集成電路的大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新的支持措施將遠超18號文件!看來,中國半導體産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
目前國産芯片廠商和國際廠商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商業模式上的差距,美國有很多IDM公司,韓國有從頭到尾的産業鏈,中國各自為戰,沒有清晰的模式。二是龍頭企業差距,臺積電的年銷售額100多億美元,中國大陸前四名都排不上。設計公司方面,高通年銷售額有100多億美元,展訊去年也只有7億美元,還不到高通的十分之一。三是生産工藝和技術上差異。四是資本差距。臺積電、英特爾)每年投入100億美元,大陸只有四五億美元。國際廠商如高通、博通等通過並購做大,國內廠商缺乏相應的資本。
當前中國集成電路設計面臨最大的問題不是人才缺口,而是技術缺口。面對如此競爭強烈的集成電路設計領域,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功底薄弱,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第一,我們需要在代工廠産業上下游建立聯通關係,這也是影響發展的最大的因素;第二,我們需要創新道路,我們並不缺乏技術創新,而是缺乏産品創新,更缺乏的是創新理念與勇氣;第三,我們需要尊重産業發展機率,客觀看待整合與被整合,有人買表明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