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156

往期查看

上海自貿區的吸引力

中國經濟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增速放緩似乎成為長期趨勢,國際競爭環境嚴峻,中國需要醞釀另一次以開放促改革的歷史突圍。

  2013年9月18日,國務院批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10天之後,首批25家企業入駐,上海市相關領導現場為36家企業頒發證照,其中11家為中外合資、外商獨資企業。進入自貿區,享受開放的文化、金融、貿易優惠政策,成為眾多中外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詳細]

最新報道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 經濟年均增長9.8%

     國家統計局6日在其網站上發佈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國民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1979年至2012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速達9.8%,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只有2.8%。報告指出,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人均國民總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已經由低收入國家躍升至上中等收入國家。[詳細]

記者觀察

國際中轉業務的前景

  付先生是一家航運公司華東區總經理,辦公室設在上海,但是公司承攬的海運業務卻大多並不從上海港起運。原因是什麼?付先生坦言,退稅問題。

  目前的退稅政策,一般是在中轉船出發後1周內予以退稅,實際操作,上退稅常常需要2—3周,極端的可能要拖至一個月。而境外的港口一般都能做到當天退稅。手續繁瑣和時間拖延,導致國內很大一部分海運中轉業務流失至新加坡、韓國等地。

  我國上海、寧波、鹽田港等港口在國際中轉業務所佔的比重“少得可憐”,遠遠不及近鄰韓國的釜山、新加坡等港口,甚至國內的不少船務公司也紛紛把國外的碼頭作為主要中轉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趙晉平介紹,韓國的釜山港是韓國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五大集裝箱港,釜山港70%的貿易來自中國。我國作為製造業大國,進出口貿易額位居世界前列,這些中轉貿易如果在境內港口實現,將直接帶動收入、就業和GDP的增長。但是由於配套政策環境不夠完善,中轉貿易相對較少,既增加了企業成本,又使我國中轉貿易資源流失嚴重,每年損失數百億元。要做到像國外港口同樣的退稅速度,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多。

  自貿區的成立,讓付先生看到了在家門口的上海港進行航運中轉的希望,如果得以實現,公司將增加近一成的利潤。

融資途徑的新思路

  11月8日,康達紡織公司的總經理康先生接到一個客戶要求推遲付款的電話,這讓公司的資金緊張雪上加霜。

  康先生是一家湖北紡織企業的老闆,以生産高檔純棉坯布為主。這些年,原材料價格穩住了,但是人工費用上漲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公司的財務人員介紹,2012年員工平均工資只需要1800元/月,今年沒有2200元根本招不到工人,管理崗位工資漲幅更高。公司現有500人,僅人工一項每年就要增加300萬元。資金問題始終困擾著這家公司。現在又面臨公司搬遷用資問題,從老城區搬到工業開發區,徵地、建廠房、設備搬遷需要至少1000萬元的資金。因為公司在銀行貸款授信已滿,這筆錢從何而來還沒有著落,又遇到客戶推遲打款,一急之下,康先生只好找到當地一家貸款公司借了500萬元週轉,比銀行貸款利率高出了三倍。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讓康經理看到了轉機。康先生介紹,與他同城相熟又情況相似的企業有十多家,大家正設想在上海自貿區成立一個新的機構,看能否利用境外資本。“我之前跟中東、歐洲的客戶做過生意,知道他們的資金成本非常低,低到大概只有中國銀行利率的三分之一。我們現在有不少流動資金的利率是銀行的兩到三倍,這裡的差距將近9倍,你想有多大!”雖然自貿區有關金融細則還沒有出來,但是康先生他們還是準備跑一趟上海。“如果能夠用上外資銀行的錢,哪怕利率降一半,企業就紅火了。”

自貿區帶來的拍賣商機

  臨近年底,上海一場不大的拍賣活動吸引了眾多目光。原因很簡單,這將是上海自貿區的首拍。

  “在自貿區拍賣是個不錯的選擇。”上海拍賣業資深人士侯先生介紹,“和國內其他拍賣行相比,自貿區內的所有拍賣都是保稅拍賣,只要你不把拍品帶出自貿區,就不用支付6%的關稅和17%的增值稅。”

  一個剛剛發生的案例是,畢加索代表作《兩個小孩》被中國企業大連萬達集團以2816萬美元(約1.7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競拍獲得,此畫帶回國內,要繳納約4000萬元的稅款。“如果交易在自貿區內進行,這筆開銷就可以省下。”侯先生預計,隨著自貿區相關細則的進一步明晰,會有更多的拍賣企業進駐。

  改革開放前30年,中國憑藉著低成本優勢與改革開放,從貿易封鎖國一躍成為全球貿易第二大國。然而,隨著低成本優勢的耗盡,中國的經濟亟須轉型,9月21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掛牌成立,引發諸多關注,上海自貿區未來三大任務是:轉變政府的職能、擴大服務業開放、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它將揭開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序幕,將在中國的投資改革、服務貿易開放,以及貿易便利化等方面起到一個先行先試的作用,意義十分重大。

改革開放35年看變化
  • 改革開放35年,我國能源生産能力不斷提高。

[來源:新華社]

  • 改革開放35年,我國財政實力明顯增強。

[來源:新華社]

  • 改革開放35年,中國糧食産量穩定,成功解決溫飽問題。

[來源:新華社]

  • 1978年-201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情況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對外經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來源:新華社]

觀點

改革開放還會使中國經濟高增長20年

  首先,中國目前和未來最為重要的是,鼓勵全民創業,大力發展小微企業,使廣大人民既創造財富又分配財富,增加中等收入階層,減少失業人群規模。其次,中國到了創新發力推動經濟增長的時候了。如果我們能切實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年將會獲得1 .8個左右的增長點。 再次,積極推進新型城市化,來保證中國經濟再高速增長15到20年。第四,應當推進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從中尋求新的增長空間和動力。如果將以上四個方面的新增長動力點看準和把握好,則中國經濟未來再以8%左右的速度增長15到20年,完全有科學、客觀和雄厚的推動和拉動力。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周天勇

以自貿區推動經濟升級、推動對外開放

  從整個國家發展方向轉變的視角來看,前30年我們在推動工業化,今天看來,原有的發展模式存在很大的不足,是靠投入大量資源甚至犧牲了環境的代價來取得的高速發展,需要通過創新來優化産業結構,其中突出的結構性問題,就是中國服務業嚴重滯後,涉及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對外開放不足,不能及時引進服務業理念、業態、管理,第二是對內管制過度,抑制創新,不利於服務業的創新,所以我們要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這樣的局部地區探討,怎麼能夠通過服務業的開放和服務業規制管理的改革來引進新的服務業發展的理念。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 隆國強

優化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戰略格局

  上海自貿區的掛牌運營,揭開了中國實施自貿區戰略促進新一輪對外開放發展的序幕。國務院明確表示,自貿區的建設可示範、可複製。湖北在積極與上海自貿區對接、聯動發展的同時,應加強武漢自貿區方案認證和上報工作,爭取早日獲批,為推進湖北長江經濟帶對外開放增添新平臺。在國家啟動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戰略新背景下,湖北應更加積極主動搶抓“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提供的發展機遇,將湖北長江經濟帶建成長江中游經濟帶的開放高地,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吳傳清

調動西部發展潛力要依靠改革開放紅利

  我國對外開放總體上是東快西慢,擴大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擴大向西開放和沿邊開放更是西部發展的需要,也是全國對外開放的大戰略。西部地區緊靠中亞和東亞大陸,這些地區人口多,地域廣,資源豐富,深化與這些地區的合作潛力很大,對我們拓展發展空間和維護經濟政策安全都具有重大的作用,要打造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連接西部和國家的經濟走廊,打造一批西部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國家發改委西部開發司司長 秦玉才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