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往期查看

稀土亂象整頓

  延續多年的稀土散亂格局有望得到整治--1月3日,有媒體披露,由工信部&&制定的稀土資源整合方案剛剛獲批,全國範圍內會形成“1+5”的格局,即以包鋼稀土為核心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團,加上五礦和中鋁兩大央企,以及贛州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等三家地方稀土集團。[詳細]

最新報道

稀土大集團方案獲國務院批復 六大集團呼之欲出

  由工信部&&制定的稀土大集團方案,近期剛剛獲得國務院批復同意,按照方案內容形成“1+5”的格局,包括包鋼稀土組建成立的北方稀土集團,早在數年前就佈局稀土行業的五礦和中鋁兩大央企,以及贛州稀土、廣晟有色、廈門鎢業等三家地方稀土集團。[詳細]

記者觀察

盜採亂象

  

  近年來,稀土價格一年一變,從每噸幾萬元暴漲到幾十萬元,最高點時達42萬元一噸。驚人的利潤吸引大量資金蜂擁而至,採礦達到瘋狂的程度。儘管自2011年國家對稀土行業實施高壓管控,但是違法開採難以根絕。因為贛州稀土分佈廣,埋藏淺,易開採,許多農民的山林都有稀土,監管的難度相當大。

  非法盜採在各地屢見不鮮。清遠市佛岡縣有100多處採礦點,每個地方幾乎是相同的景象:山頂被剷平,森林消失,紅土飛揚,溝壑縱橫。開採過後,地不能種、水不能喝,山體滑坡、地質災害頻發。在內蒙古、廣西等地,稀土被瘋狂盜採的現象屢屢發生。

  雖然監管隊伍越來越大,但是隨著開礦技術的普及,遍地開花的礦點防不勝防,低技術採礦的代價更是觸目驚心。據國家稀土協會初步測算,僅贛州一地因為稀土開採造成的環境污染,礦山環境恢復性治理費用就高達380億元。而在2011年,江西省稀土企業的利潤僅為64億元。

瘋狂背後的支持者

  我國稀土有“南贛州、北包頭”之説,贛州的稀土主要分佈在龍南、定南、新豐、安遠、尋烏等贛南地區。2011年,國家分配給贛州的稀土開採總量控制指標和稀土冶煉分離指令性計劃分別為8500噸、1.19萬噸。據相關人士介紹,稀土産業是贛州經濟的支柱産業,全市稅金總額前20位的企業中,稀土企業佔12家。

  贛州市稀土開採已有40餘年,上世紀80年代一度出現一哄而上、全民開礦的情況,稀土開採點多達上千個。據贛州官方資料介紹,近5年來,贛南地區關閉和搬遷了2540家有色金屬採選企業,拒絕了3150個對環境有破壞和污染的項目,累計經濟損失近千億元。

  總量的突然縮小,導致大量採煉能力閒置,同時也使倚重稀土業的贛州財政立即變得緊張起來。隨著稀土價格暴漲以及國家管控趨嚴,稀土開採者身份變得耐人尋味。

  稀土開採並不能隱蔽進行,開採導致的林地植被破壞、環境傷害更顯而易見,屢禁不絕除去監管的現實困難,官員的縱容、包庇甚至直接參與是重要原因。

  2013年,贛州在稀土專項整治中查處了安遠縣原縣委常委魏崧陽、原副縣長兼公安局局長廖雪勇等。作為稀土大縣,安遠縣非法開採、加工、經營稀土等違規違法行為的背後,“保護傘”問題尤其嚴重。

珍貴資源流失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超強度開採,我國稀土資源儲量不斷下降,主要礦區資源加速衰減,原有礦山資源大多枯竭。白皮書顯示,包頭稀土礦主要礦區資源僅剩三分之一,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儲採比已由20年前的50降至目前的15,其環境治理成本更是高得驚人。

  低水平的開採並未促成我國稀土的技術開發,相關科技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僅以節能燈為例,在重稀土的主産區贛州龍南縣,一共有26家稀土企業,只有中國五礦和廈門東林合作可以生産節能燈,大量的稀土熒光粉只能賣給飛利浦。嚴格來講,這些企業都是為飛利浦打工。業內人士指出:“贛州乃至整個國家,致力於深加工企業寥寥無幾。全世界2480多項發光材料的專利發明,我們才佔了0.8%,這是一個什麼概念?等於説,幾乎全部的知識産權都掌握在外國企業手裏。”

  稀土被譽為“工業黃金”,在不斷的低水平開採、粗加工以及出口中已經大量幅度減少,隨著我國稀土集團的佈局形成,稀土行業亂象將得到有效抑制,有序利用、提高效益可望得到切實執行。

皮包公司成盜採稀土“洗白機器”

  先成立貿易公司向稅務部門申請增值稅發票,將非法收購的稀土進行“身份漂白”,再將稀土出售給有出口配額的大企業,完成交易後將公司登出迅速閃人。這形成當下極為盛行的稀土黑色交易利益鏈。

  稀土,被譽為“工業黃金”,身價高達每噸數百元至數十萬元。我國年産稀土10萬噸左右,其中3萬噸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南方離子性稀土,該品種廣泛分佈于我國的江西、廣東、福建、廣西、雲南等地。近年來,隨著稀土價格大幅提高,受利益驅使,違法開採、黑市交易、偷逃稅款等現象在部分地區十分嚴重。

  日前,工信部、國土部、稅務總局等8部委組織聯合檢查組趕赴廣東等地,嚴查稀土交易黑色利益鏈。

  記者隨檢查組在廣東省河源市、梅州市、揭陽市等地調查發現,貿易企業非法經營稀土礦産品情況嚴重。檢查組重點檢查了7家貿易企業,其中的5家已經登出稅務和工商登記,人去樓空。

  據悉,我國稀土企業有1594戶,其中貿易企業1100多戶。這1100多戶貿易企業當中,許多都是皮包公司,從事著為非法盜採稀土“洗白身份”的工作。[詳細]

媒眼

內蒙古整合9家稀土企業將改變出口無序競爭

  內蒙古包頭鋼鐵集團2日對外透露,2013年12月31日,該集團與內蒙古9家稀土上遊企業簽署《內蒙古自治區稀土上遊企業整合重組協議》,標誌著內蒙古稀土上遊企業整合重組全面完成,該舉措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促進中國稀土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內蒙古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內蒙古包鋼整合9家稀土上遊企業更深層的意義為,改變稀土産品的出口結構,形成更大的競爭優勢,另外眾多稀土企業“聯盟”後,可形成一致的出口策略,有望改變稀土出口一度形成的無序競爭狀態。

——中國新聞網

我國稀土行業發展産業政策分析

  産業政策是引導、保障和促進我國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近年來,我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需要和稀土行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産業政策,在加強宏觀調控、促進結構優化、彌補市場缺陷、配置資源要素、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有關稀土行業多年的管理政策軌跡表明:開採生産秩序一直是稀土管理政策關注的焦點,其中採礦許可證管理、生産總量控制指標及行業準入條件,是從源頭上控制過度擴張及促進稀土資源有序開發,從供應上構築、維護稀土資源競爭優勢的第一道防線。稀土專用發票等制度,是從中間環節入手,遏制非法礦産品、冶煉分離産品在市場上流通,規範經營秩序。進出口貿易管理政策,是通過調控市場需求,通過需求信號來指導稀土生産,進而維護稀土資源的競爭優勢。行業發展規劃及産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是引導稀土消費及促進稀土産業結構升級的指南。

——中國選礦技術網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