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196

往期查看

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加碼

  近幾年,嬰幼兒奶粉成為國人搶購的熱銷品,以至於香港出臺限購令,澳門、新西蘭、澳大利亞、荷蘭、德國、美國等相繼推出限制措施,對國外品牌的追捧和對國産品牌的不信任形成強烈反差。在此背景下,我國嬰幼兒奶粉監管日漸嚴厲。與此前規定相比,新細則要求更高、措施更細、標準更嚴。不斷加碼的監管能否重樹國産嬰幼兒配方奶粉信心?[詳細]

最新報道

明年5月底迎來“大限”7成企業或遭淘汰兼併

  我國新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許可審查細則發佈,重點對生産企業原輔料把關、配方管理、過程控制等9方面內容進行重新規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新版細則將“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須具備自建自控奶源”等要求進行細化,提高原輔料的質量安全和採購管理要求。無論原料是生牛乳還是全脂或脫脂乳粉,企業都要對原料加強控制;包括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等原輔材料,也必須實施批批檢驗措施。[詳細]

記者觀察

原輔料每批必檢

  “檢測”是此次新細則的第一個關鍵詞。要求企業對每一批原輔料逐一檢測,對於生産各個環節,諸如奶源管理、原輔料進廠、生産過程控制、檢驗檢測等關鍵環節,以及産品配方、生産工藝、自主研發和産品追溯等重要方面,借鑒了發達國家做法和藥品監管經驗,規定更嚴格更細緻。

  “追溯”是新細則的第二個關鍵詞。新版細則規定,産品標簽、外包裝、質量標準、出廠檢驗報告等信息需要在企業網站披露,對産品從原料採購到最終産品及産品銷售所有環節都可有效追溯和召回。

  産品可追溯是將對奶粉生産、流通、銷售各環節形成較大壓力。我國乳品大的乳品企業,技術、設備實力與國外優秀企業相比並無差距,做到原輔料逐一檢測從技術層面並無困難,但是實現可追溯並不容易,尤其是流通領域。奶粉銷往哪個地區、哪個經銷商、哪個賣場生産企業可以掌握,但是把每一個批次、數百種商品全部做到清晰可查難度不小。我國奶粉銷售大多采用區域經銷代理制,要做到每一個貨架上的奶粉可追溯,對銷售環節是巨大考驗。

國産奶粉購買意願持續降低

  事實上,隨著國産奶粉問題的出現,監管部門監管措施一直在加強。200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七部委發佈進一步加大奶粉市場核查的緊急通知,要求突出重點,特別要加強源頭追蹤,深挖造假窩點。2008年,工商總局緊急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對奶粉生産經營主體資格進行全面檢查,加大對批發市場、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專賣店等重點場所銷售奶粉質量的監測力度,組織力量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執法檢查。2013年,“奶粉進藥店”啟動,工信部開展三個月針對奶粉的專項治理。

  但是,對國産奶粉的信心仍未建立。2013年我國某網站調查顯示,在購買嬰幼兒奶粉的問題上,有七成受訪者選擇購買進口奶粉。2013年8月,新西蘭恒天然乳粉檢出致命細菌,令人吃驚的是,報道之後所作的調查中,相信洋品牌的人數比相信國産品牌的人數多一倍。

重樹信心需從頭做起

  我國乳製品企業從1994年開始的十年間,保持超高速的發展。但是從2004年之後,增速劇降,制約因素就是奶源。就在12月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召集8家乳製品骨幹企業代表座談會,要求擾亂奶源市場行為堅決予以打擊,奶源問題已經到了市場不能有效調節的地步。

  在2010年生産許可證細則實施之後,我國有37家企業退出,剩下127家。本次新細則的推出,還將會有一批企業被淘汰。適度的規模集中,有利於質量的管控,不斷加強的監管帶來消費者對於國産奶粉的信心,但信心的建立絕非短時間可以完成。

  奶粉安全是一項系統工程,無論是行業還是監管部門,都必須將其置於日常化的工作任務之內來對待。監管部門在編織更加嚴密的安全標準和監管網絡後,對問題奶粉應該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把奶粉安全標準變成積極嚴格的執法行動,化作重拳打擊的問責威懾,好標準才能真正發揮效用,成為保護食品安全的利器法寶。

準入細則出臺 全部環節可追溯召回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嬰幼兒乳粉的段位大多數是按照寶寶生長年齡來劃分,但也有部分配方乳粉不按照常規劃分段位。出現段位劃分不一的原因,主要是企業可能針對消費者需求等作出微調。因此,消費者時常會看到不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雖為相同月齡,但乳粉的段位劃分卻不同,這給消費者選購帶來不便。

  2010版細則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各段産品所對應的月齡沒有做出明確規定,而在新版本中,針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分段混亂和生産工藝不明確的情況,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明確嬰幼兒配方乳粉分為嬰兒配方乳粉(0至6月齡,1段)、較大嬰兒配方乳粉(6至12月齡、2段)和幼兒配方乳粉(12至36月齡,3段)。

  奶業專家王丁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新規定對基粉做出明確規定,不準異地加工生産,主要是考慮到如果賣基粉,找幾個分工廠、子公司甚至代加工都可以,但這次公佈的規定明顯把這一類公司否決掉。從政府的角度出發,是主張堅持濕法,濕法不單是對於産品營養根本保證,還可以保障國內的上遊産業——養殖業。[詳細]

媒眼

保證奶粉安全須加強全程監管

  作為特殊的食品,奶粉尤其是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問題,凸顯的是整個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存在的漏洞。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必須嚴格從生産源頭到消費的全程監管,這意味著對影響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的全部環節都不能放鬆監管力度,源頭關、過程鏈和消費終端都應該予以重視。這種重視不能是簡單的對問題、事件善後式的回應,更不能僅僅寫在紙上、挂在墻上。以往的教訓一再表明,有了更先進的標準並不等於食品安全問題就可以萬事大吉,只要在執行標準環節仍存在疏漏或力度不足,問題食品一樣會源源不斷地走出工廠,流入市場。監管部門如果只是停留在對企業許可證的審查、下發環節履職,在生産、流通的其他環節缺位,再過硬的高標準,都難以擋住食品安全隱患的爆發。

——光明日報

乳粉安全關鍵在“産”和“管”

  新版細則可謂亮點頗多。在源頭上,細化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自建自控奶源的要求;在過程上,乳粉生産的質量安全控制被要求參考藥品的生産規範;在市場端,要建立從原料採購到産品銷售所有環節的追溯和召回制。按照這個鏈條監管乳粉,堪稱史上最嚴。

  但是,借此能否重樹消費者對國産嬰幼兒乳粉的信心,改變外資企業佔六成份額的市場格局,仍有待觀察。近日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食品安全是“産”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我國乳粉安全的最大問題是生産過程不可控,而事後監管又不到位,懲罰和淘汰機制弱化。解決之道,必須向“産”和“管”要安全。

  當然,再好的制度構建,也只有落到實處才能發揮功效。這就需要回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上來:建立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使權力和責任緊密挂鉤。借乳粉新版細則發佈之機,需要加大突擊檢查和抽樣檢測的力度,讓追溯制和召回制強硬起來。

——京華時報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