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經濟 > 産業

嬰幼兒配方乳粉監管加碼

發佈時間: 2013年12月27日 19: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央視網 |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

  嬰幼兒奶粉監管再次升級。2013年12月2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近幾年,嬰幼兒奶粉成為國人搶購的熱銷品,以至於香港出臺限購令,澳門、新西蘭、澳大利亞、荷蘭、德國、美國等相繼推出限制措施,對國外品牌的追捧和對國産品牌的不信任形成強烈反差。在此背景下,我國嬰幼兒奶粉監管日漸嚴厲。與此前規定相比,新細則要求更高、措施更細、標準更嚴。不斷加碼的監管能否重樹國産嬰幼兒配方奶粉信心?

  原輔料每批必檢

  奶粉大概是我國監管最嚴厲的食品之一,2013年12月25日,監管力度再次加強。

  “檢測”是此次新細則的第一個關鍵詞。要求企業對每一批原輔料逐一檢測,對於生産各個環節,諸如奶源管理、原輔料進廠、生産過程控制、檢驗檢測等關鍵環節,以及産品配方、生産工藝、自主研發和産品追溯等重要方面,借鑒了發達國家做法和藥品監管經驗,規定更嚴格更細緻。

  “追溯”是新細則的第二個關鍵詞。新版細則規定,産品標簽、外包裝、質量標準、出廠檢驗報告等信息需要在企業網站披露,對産品從原料採購到最終産品及産品銷售所有環節都可有效追溯和召回。

  産品可追溯是將對奶粉生産、流通、銷售各環節形成較大壓力。我國乳品大的乳品企業,技術、設備實力與國外優秀企業相比並無差距,做到原輔料逐一檢測從技術層面並無困難,但是實現可追溯並不容易,尤其是流通領域。奶粉銷往哪個地區、哪個經銷商、哪個賣場生産企業可以掌握,但是把每一個批次、數百種商品全部做到清晰可查難度不小。我國奶粉銷售大多采用區域經銷代理制,要做到每一個貨架上的奶粉可追溯,對銷售環節是巨大考驗。

  “叫停貼牌”是新細則的第三個關鍵詞。新細則規定,企業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和個人委託,為其生産嬰幼兒配方乳粉,也不允許為其他品牌持有人或代理人生産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産其僅在境外註冊商標和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産標注為境外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目前中國市場上委託、貼牌生産的奶粉數量龐大,僅打著産地為新西蘭或荷蘭的奶粉品牌就多達三四百種。他們大多由個人或公司到新西蘭或荷蘭等地註冊,委託海外工廠加工。按照新規,此類假洋奶粉將面臨淘汰。另一類通過進口乳清蛋白粉或基粉,然後在國內添加營養素境內分裝企業,亦將在禁止之列。

  此次嬰幼兒配方乳粉新則傳達出清晰的聲音:我國在售嬰幼兒配方奶粉,要麼是中國奶源中國生産,要麼是原裝進口。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