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且發展速度最快的啤酒市場。據市場預計,中國消費者的啤酒年消耗總量在2016年年底將達610億公升。中國啤酒呈現明顯的區域分割特點,區域市場都有各自的龍頭老大或領軍品牌。縱觀2013年全年,中國各地啤酒品牌並購潮涌現,區域重組趨勢愈發明顯。[詳細]
在中國這樣的大市場中,給人的想象空間幾乎是無限的。任何一份商業計劃書在描述這樣的市場時都難免要激揚起來,啤酒也不例外,聚集在其周圍的資本不會坐等市場的良機。
早在2002年,中國啤酒業産銷量就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産銷大國,但中國32升的年人均啤酒消費量,不説與啤酒消費大國捷克、德國、美國等超過100升的水平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就是與北京、上海80余升的消費水平相比也差距不小。
中國啤酒市場無論市場容量、人均購買力,還是開放程度、制度環境等,均有良好的條件。而由此可能形成的利潤誘惑,讓任何資本都無法拒絕。於是,外資的與本土的各路英豪及幕後玩家相互角力,彼此滲透,開始了中國啤酒業的重塑之旅。
可以預見的市場潛力讓眾多世界品牌紛紛轉向中國。誠如嘉士伯發言人所説,作為一個外資企業,卻是中國中西部最大的啤酒企業。
早在2003年,嘉士伯就先後將雲南華獅啤酒廠和大理啤酒廠全部收入囊中;2008年4月,嘉士伯通過收購股權方式已經成為上市公司新疆啤酒花的實際控制人。此外,嘉士伯與蘭州黃河和西藏發展都合資成立了啤酒公司,雙方各佔50%股份。據了解,啤酒花、重慶啤酒、蘭州黃河和西藏發展在我國新疆、重慶、甘肅和西藏地區啤酒市場佔有率分別高達85%、75%、75%和50%。
嘉士伯通過對近20家知名啤酒企業採取控股和合資的方式,佔領了西部啤酒市場的半壁江山。2012年,嘉士伯實現凈利潤61億元人民幣,但其全球銷量僅增長1%,亞洲業務增長則達19%。
世界四大啤酒公司中,除去上文提及的嘉士伯,南非啤酒巨頭SAB米勒已經控制了雪花啤酒49%的股份,世界最大啤酒商比利時百威英博集團旗下的眾多本土啤酒品牌中有哈爾濱、雪津啤酒、維雪等25個品牌。百威英博啤酒集團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啤酒生産商之一。35個啤酒生産廠,在中國五個大省中排名第一。
據統計,外國洋品牌至少控制了我國40%的生産規模和超過60%的高端啤酒市場。
對於未來啤酒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啤酒分會秘書長何勇認為:“我國啤酒行業的發展方向既不會同於美國、日本的寡頭式集約型發展,也不會像德國的小規模分散型發展,而將是一個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即大的更大,小的更小,中型規模的企業會越來越少。”
外資品牌高調入主本土市場這一形勢,雖然給本土啤酒企業帶來諸多危機,但同時還會給這些企業帶來更多的機遇。一方面,像青島啤酒、燕京啤酒這類一線啤酒品牌會在加快實施品牌全國化進程的同時,更加積極地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地走出去,推進品牌的國際化。另一方面,隨著國際啤酒巨頭對中國啤酒市場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百威、喜力、嘉士伯等較早進入中國的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影響力會迅速提高,帶動消費者對啤酒消費的整體熱情,而特別是像北京、山東這樣的地區,消費者普遍首選當地啤酒品牌,拉動地區啤酒市場消費,快速提升其品牌競爭力,並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一種消費慣性,這有助於本土啤酒企業穩固根基,拓展市場。
1984年,外資啤酒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由於自恃品牌的優勢而忽視分銷渠道與批發環節等原因,外資在與地方啤酒企業的幾次較量中敗下陣來。2000年,外資啤酒的虧損率高達90%,不少公司紛紛黯然潰退。2002年以後,外資啤酒捲土重來,通過控股、參股、並購等方式,對中國市場發起第二輪攻勢。
2002年10月,全球最大的啤酒生産商——美國AB公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在7年內斥資1.82億美元,認購青島啤酒可換股債券。行使換股權後,AB公司分三步實現增持青島啤酒股份計劃:先由4.5%增至9%,然後由9%增至20%,最後增持至27%,成為青啤第二大股東。
2004年,AB公司以51億港元在港股市場上全面收購哈爾濱啤酒集團有限公司已發行股份99.66%的股權,把中國的第四大啤酒企業——哈爾濱啤酒收入麾下。
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是華潤集團與全球第二大啤酒釀造商SAB于1994年合資組建的,SAB持有華潤雪花啤酒49%的股份。
另外,自1998年起,荷蘭英博先後收購或入股了金陵、珠江、雙鹿、白沙、金龍泉啤酒等多個地方品牌。目前,英博已在中國擁有33家全資或合資啤酒釀酒廠。
從2003年開始,丹麥啤酒巨頭嘉士伯就把佔領中國西部市場作為核心戰略。目前,它參股或合作的啤酒公司有十多家,其中包括上市公司重慶啤酒、啤酒花、蘭州黃河、西藏發展,嘉士伯已成功佔領雲南、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大部分啤酒市場。
經過這幾年的大規模並購,目前沒有外資染指的大品牌僅剩燕京與金星啤酒。不過燕京啤酒董事長李福成也早向外資拋出了繡球,稱在不喪失控股權的情況下,燕京啤酒“不排斥與國際啤酒巨頭合作”。[本網綜合]
在啤酒行業銷售增速下滑情況下,啤酒企業首先想到的是深度發展,調整自己産業佈局,謀求企業轉型,因此,並購是必然的。一方面,行業增速下滑,在啤酒行業以規模決定成敗的今天,一些企業經營困難,被兼併在所難免;另外,一些大的啤酒企業為了長遠發展,出手兼併一些啤酒企業,謀求新的佈局,以利於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
我國啤酒企業應當往縱深方向發展,一是要提高啤酒科技含量,創造出品質更高、更受市場歡迎的啤酒,並且降低價格,進一步推動啤酒的消費水平;二是要更多參與到啤酒文化建設當中去,積極拓展高端啤酒市場;三是要積極“走出去”,只有參與到全球啤酒市場競爭,才能不斷提高經營水平並推動我國啤酒産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加入WTO以後,外資在國際投資第五次並購熱潮的推動下,近年來紛紛採取並購方式進入中國,而且下手非常“狠”,直接並購中國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如一汽轎車被德國大眾並購、四川長虹被荷蘭飛利浦並購、美菱電器被德國西格瑪並購等。其目的顯而易見,即期望通過並購整合來控制中國相關行業,從而增強其在華的市嘲語權。因此,民族品牌發展壯大並最終能在與跨國品牌的競爭中勝出的兩大基本條件是,提升民族企業家的戰略企圖心,具備把民族品牌做成國際優秀品牌的強烈願望和信心;通過完善産業鏈、增加研發投入、完善公司治理等措施增加民族品牌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