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帶資金帶技術到農村去創業

三農 經濟日報 2015年10月04日 05:3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王學之是貴州省羅甸縣發改局退居二線的幹部。幾年前,他回到老家交硯鄉聯興村,帶領當地群眾發展種植業。2013年3月,羅甸縣實行“雙帶雙促”政策,王學之的名字出現在首批“雙帶雙促”創業人員名單中,成為聯興村黨支部副書記,任務仍然是帶領老家的群眾脫貧致富。

  在王學之的帶領下,聯興村種植楊梅1100多畝,砂仁1400多畝,板栗1300多畝,核桃900多畝。去年,王學之就向縣裏交出了一份滿意的幫帶“成績單”:全村板栗收入130多萬元,核桃100多萬元,楊梅120多萬元,砂仁220多萬元。

  聯興村村民羅時禹告訴記者:“砂仁既是中藥材又是香料,一年種下,10年至20年坐收,而且容易管理、勞動強度小、技術要求不高,一年四季隨時可種。我家的1畝農田全部改種了砂仁,收入很可觀。”

  2013年以來,羅甸縣開展了“雙帶雙促”創業示範活動。這項活動是鼓勵機關幹部帶資金、帶技術,離崗3至5年,從事以種植養殖、農産品加工等産業,促進山區生態特色農業發展、促進農民脫貧增收。目前,羅甸縣“雙帶雙促”創業活動已幫助農戶組建專業合作社25個,吸納當地群眾就地就近就業500多人,帶動1884戶貧困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業,成為當地實施精準扶貧的典範。

  吳仲國是羅甸人武部幹部,成為“雙帶雙促”創業人員後,他回到老家龍坪鎮羅化村建起了興龍林下黑豬養殖場。兩年內,吳仲國投資40余萬元,養豬規模從130多頭髮展到300余頭,年銷售額近30萬元,還帶動周邊農戶就業,成為當地有名的養殖大戶。

  走進羅甸興龍林下黑豬養殖場,幾百平方米的豬圈內空空如也。豬哪去了?“300多頭豬已經上山去了。”吳仲國指著對面2000多畝山林介紹,“每天早、晚集中喂食,中午就放到山林裏放養”。

  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生態黑豬價格的高漲,讓吳仲國逐漸嘗到了甜頭。目前,生態黑豬的市場價在每公斤36元左右,市場銷路非常好,周邊的茂井、邊陽、羅悃等鄉鎮的養殖戶紛紛上門取經。

  羅甸縣縣委書記楊朝偉説,“雙帶雙促”活動的實施有助於當地農戶加入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也激發了一批有思路、有想法群眾的創業熱情。這些創業群眾利用自家荒山荒坡或流轉土地發展特色種養業,進一步拓寬了當地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