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近期有果農向華商報記者反映,今年的葡萄“熟得早,口感好,産量大增”,可他們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因為,對比去年的葡萄價格,今年的價格可以説“攔腰斬”,有的批發價才1.5元/斤,本想趁著豐收旺季大賺一筆,卻有果農每畝虧損約5000元。
華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隨著陜西省葡萄種植規模的快速擴張,散戶種植不夠規範、供大於求等問題也隨之暴露。
豐産不豐收
葡萄跌破“保本價”
華商報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西安市區葡萄零售價大多在3元~7元之間。
戶太葡萄協會秘書長朱江介紹,今年果農的葡萄大多是“豐産不豐收”。前期批發價每斤在1.8~2.5元左右,8月成熟高峰期批發價更是一度跌到1.5元/斤,甚至有農民在街道上以每斤1元左右的價格叫賣。而去年光批發價就維持在3.8~4.5元左右。
陜西省果業局 9月23日發佈市場批發價格動態顯示,陜西省近期紅提價格在1.5~2.7元/斤,其中渭南市蒲城地區價格下滑,産地貨量特大。
據介紹,一般葡萄價格低於2元,按每畝3000~4000斤的産量計算,就可能賠本。而在朱江看來,葡萄價格的“暴跌”,已經讓葡萄産業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
他分析説,每斤葡萄批發價3.5元,這就是成本價,也是果農的“保本價”,而今年8月成熟期批發價在1.5~2.5元,許多果農虧損嚴重。以葡萄畝均産量保守估計約1500公斤計算,每畝虧損約5000元。
散戶種植不夠規範
供大於求導致價格下降
“葡萄種植面積增加太快太多了,所以壓低了價格。”渭南市葡萄種植戶李先生説。葡萄種植全部需要人工完成,人工成本不斷攀高,去年用工一天60元左右,今年一天80~100元,人工成本都比去年多投入10%~20%。
來自陜西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省葡萄果園面積69.92萬畝,比上年增長15.9%;挂果面積47.80萬畝,比上年增長16.5%。其中,全西安市葡萄種植面積是9.5萬畝,僅戶縣葡萄種植面積就高達5.1萬畝,葡萄種植面積2014 年 較 2013 年 增 長81%。
談起葡萄價格下跌的原因,西安市果業技術推廣中心工作人員分析,今年整體經濟形勢不好,葡萄整體産量較大,供大於求。加上集中上市情況嚴重,大部分果農依舊追求高産量,從而拉低整體葡萄的價格。
戶縣統計局相關部門調查研究認為,散戶種植除了生産技術欠缺、不規範外,少部分種植戶為了單純追求高産量,提早葡萄成熟期,濫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導致果實品質降低,口感差,影響了葡萄的品質和形象。所以要提高價格競爭力,建議葡萄種植戶應優化品種,提高品質。也有業內人士分析,散戶種植面積佔比較大,且銷售手段單一,基本上都是地頭銷售。而隨著葡萄産量增多,競爭加大,散戶之間存在相互壓價,低價傾銷的情況,也對整體葡萄銷售市場行情造成了不良影響。
團購、採摘、朋友圈來助陣
眾籌+多渠道拓寬銷路
調查顯示,就銷售價格看,受水果市場大環境低迷影響,加之今年新增挂果面積增加多,産量激增,新挂果品相相對欠佳等原因,今年葡萄的前期批發價偏低。
但最近一段時間水果成熟期以及“雙節”銷售旺季的到來,隨著品牌葡萄的宣傳推介,銷量逐漸增多,批發價總體穩定在3.5元/斤左右,但價格也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50%。
在戶縣種植了200畝的生態葡萄的魏先生説,雖説今年葡萄産量大、競爭激烈、價格被壓得很低,甚至前一段時間出現了滯銷的情況。但是,他用互聯網等資源大力推廣自己的葡萄,銷量不俗。
魏先生通過微信“朋友圈”營銷、網絡發帖等新手段,在西安發起了“拯救葡萄”活動,以20元每箱的低價出售,每箱基本在4~6斤,不到半個月時間裏,四十噸葡萄就已經賣了近七成。現在魏先生每天接到的訂單就不下300個,甚至還有外省採購商主動加他微信,尋求合作。
新鮮果巢負責人谷文超介紹,微信朋友圈、網購直銷、組織採摘活動等已陜西省經成為葡萄銷售的重要方式。據了解,西安已經有葡萄種植園開始嘗試“眾籌模式”,邀約50~100人,每人只出很少一部分費用,共同合夥包下一塊葡萄園地,交給葡萄莊園的專人種植、管理,來年收穫季節,賣出的收益,將由種植人和出資人按比例分配。
業內認為,“眾籌模式”種植葡萄,可以緩解前期投入資金的壓力,同時參與眾籌的人是投資人,也是消費者,自然會拓寬葡萄的銷售渠道,將會是一種新的銷售模式,值得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