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京山80後小夥生態養殖大白刁奔致富路

三農 中新網 2015年09月25日 09:5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京山縣雁門口鎮岱王嶺村有一個80後小夥名叫黃卜剛,他放棄了在集鎮附近年收入10多萬元的農莊經營事業,毅然選擇了回村從事大白刁生態養殖之路,經過近2年的努力,如今年收入超過20萬元,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致富能手。

  一個已經當了老闆的人,為什麼會放棄已有的事業再創業?9月24日,筆者慕名採訪了他。

  據了解,黃卜剛2000年高中畢業,2008年開始跑個體運輸,2010年與人合夥經營農莊,由於他肯吃苦,善經營,從中嘗到了“甜頭”,也進一步堅定了二次創業的信念。

  “養殖生態魚,走高效特色養殖之路,讓生態魚‘遊上’普通人的餐桌”。2013年底,頭腦靈活的黃卜剛從報紙電視等有關媒體上獲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態環保的水産品倍受青睞。他馬上與妻子商量後,作出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在集鎮紅火的農莊經營生意,回村投資水産業,另辟一條屬於自己的創業新路。

  黃卜剛于當年12月份與本村4戶農戶簽訂魚池流轉協議,以每畝魚池年租金400元的價格,一次性流轉閒置魚池52畝,租期10年。

  黃卜剛與村民簽訂好流轉協議後,立馬請來1台挖掘機、2台推土機,對魚池進行了全面改造。一個月後,4個標準精養魚池以及與之配套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也相繼完工。

  他先後投入近30萬元,在對魚塘重新清挖、消毒後,從監利購買5萬尾大白刁魚苗進行投放,從此走上了從未涉足過的養殖新路。當年由於投放密度大、缺乏養殖技術和經驗,魚的飼料投放和管理跟不上來,年底成魚個體太小,達不到市場需求規格,導致銷售無門,2014年底一算賬虧損了10多萬元。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黃卜剛面對逆境,並沒有心灰氣餒,2015年他開始四處參觀學習取經,惡補養殖大白刁的技術。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個月後黃卜剛的養殖技術“突飛猛進”,魚兒也在他的精心養殖下“茁壯成長”。 與此同時他還將魚塘裏的水和魚都抽樣送到湖北省農科院進行無公害指標檢驗後,今年7月拿到了無公害産品産地認證書。

  付出總有回報。黃卜剛養殖的品牌大白刁,到八月初每條成魚稱重均在1斤左右,在市場上十分走俏。僅八、九兩個月時間,就有2萬多斤大白刁銷往武漢、天門等地超市和農貿市場,收入20余萬元。

  不過,拿到了無公害産品産地認證書,淘得了養殖第一桶金的黃卜剛,並沒有滿足於目前這個小小的成功,想把養殖觸角伸得更遠一些。

  “明年我將成立一個合作社,把生態養殖水面擴大到200畝,並嘗試喂養鱖魚、鱸魚等優良品種。以合作社形式,發展社員,帶領鄉親們共同走上生態養殖致富路。”黃卜剛滿懷信心地説。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