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張人帥正給葡萄果實套紙袋。記者 黃標 攝
9月17日,在位於民眾鎮新平村的中山市大農高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大棚基地裏,一棵棵葡萄樹攀附在一排排角鋼支架上,凡是長出葡萄果實的葡萄藤都被捆綁在支架上的一個個花盆上,每個花盆都有一根粗大的葡萄藤蔓從土地上直接穿過花盆底,為花盆上的葡萄果實提供養分。一高個子中年男士正給葡萄果實套紙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再過兩個多月,這些盆景葡萄就可以大量上市,這將是中山第一批的盆景葡萄。”
許多市民見過花盆裏種桔子,卻沒見過花盆裏種葡萄。花盆裏能種出葡萄?答案是肯定的。這麼稀奇的事就是由這位中年男士通過20多年葡萄種植經驗而總結發明的《盆景葡萄工廠化生産方法》專利技術實現的。他就是屢次被央視農業頻道報道的“葡萄狂人”張人帥。
“葡萄狂人”憑專利發明把葡萄畝産值提高幾倍
張人帥是山東人,早年畢業于山東萊陽農學院,擁有高級農藝師職稱,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來到雲南蒙自縣創辦葡萄園藝場。種了20多年葡萄的張人帥,一直對傳統葡萄種植方法的低産出非常不滿,總想在技術上能有新突破。2012年,經過投資300多萬元並歷時3年的科技攻關,張人帥終於研發成功大棚種葡萄套盆養根栽植技術,于2013年7月17日獲得國家知識産權保護局授權的發明專利 《盆景葡萄工廠化生産方法》。該專利發明不僅簡化了盆栽葡萄的週期,同時攻克了葡萄生長和結果在花盆環境下不好管理的難關,在盆栽中還可以實現全年兩次套盆,把1畝葡萄園的效益提升5倍。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葡萄不是完全在花盆裏面生長,一根根的藤蔓從花盆底部穿過來。原來,張人帥是用花盆套在葡萄的藤蔓上,讓藤蔓上的花芽結果結在花盆裏。他的發明專利就是讓葡萄樹就在土地裏生長,讓葡萄根有自由生長的空間,使健壯的根係培養出4根健壯的主蔓,然後再在藤蔓上套花盆,相當於把4根藤蔓變成了4棵葡萄盆景。當葡萄接近成熟時,只要把藤蔓在花盆底部位置剪斷,即可把一盆盆漂亮的盆景葡萄銷售給消費者。
張人帥告訴記者,傳統葡萄栽培是一年栽苗、第二年結果,其生長週期長、産出低(畝産2噸左右)、收入少(畝在1萬元左右)。而盆景葡萄工廠化生産,從杯苗移栽到果實成熟整形出售只要180天,循環生産每年可采收果實兩次,盆景葡萄每盆可結3—4穗果實,果重1.5—2公斤,按每盆批發價50元的保守計算,每畝大棚年産出30多萬元,可説是“一畝地頂五畝,一年收入趕十年”。
盆景葡萄對消費者有何吸引力?張人帥説,盆景葡萄放在家裏面既美觀漂亮,特別是過年過節很有“碩果纍纍”的好意頭,又可以吃到保持新鮮的果實。每盆盆景葡萄當年可挂上兩三串平均重量在500克左右的葡萄,種植第二年可挂上三四串,而且葡萄從成熟到采收至少有兩個多月的觀賞期,養護盆景葡萄與一般盆景一樣簡單。
“葡萄狂人”對中山“情有獨鍾”
據央視農業頻道報道,張人帥發明的盆景葡萄自2012年10月底首次投放市場即受各地消費者喜愛,僅兩個多月就在廣州、南寧、昆明等地市場銷售3.5萬盆,其中在廣州銷售了2萬多盆,帶動了蒙自縣當地一大批農民種植盆景葡萄而脫貧致富。
那麼,張人帥怎麼會來到中山創辦起農業科技企業?張人帥告訴記者,他研發農産品種植技術的創業故事多次被央視農業頻道專題報道之後,國內很多地方的農業部門都認識了他這個“葡萄狂人”。2014年初,佛山順德農業部門邀請他到廣東考察市場,當他來到順德,發覺珠三角地區的氣候條件相對於雲南更適合盆景葡萄種植,於是,他對順德、中山、江門等地方進行了廣泛考察,最終決定從雲南蒙自縣移師中山市民眾鎮投資。
2014年9月29日,一期投資500萬元的中山市大農高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記者在現場看到,該企業建立了前店後場(果場和果肉加工廠)模式,有30畝火龍果基地和40畝盆景葡萄工廠化生産、釀酒葡萄、觀光葡萄園和採摘葡萄園生産基地,基本能實現全年生産、長年觀光采摘,還配套建有水果加工車間、果幹烤房、冷庫及包裝車間等工廠設施,這個集水果科技種植、深加工、觀光農業于一體的高效益現代化農業龍頭企業已經呈現雛形。